游客
题文

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0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 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 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 2的质量是   g。

②将称取的CuCl 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   (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 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   

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 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   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用如图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称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钠装入气球,将气球套在锥形瓶上。将药品全部倒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气球迅速胀大。称量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碳酸钠质量/克

0.53

1.06

2.12

反应前装置总质量/克

66.33

66.86

67.92

反应后装置总质量/克

66.19

66.62

67.42

(1)计算第1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

(2)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反应前后装置的总质量均不相等,请以第1次反应为例,通过计算说明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空气密度取1.3克/升,二氧化碳密度取2.0克/升,结果精确到0.0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据调查,我国成人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0.5克。

(1)高盐饮食容易引发   

A.

传染病

B.

遗传病

C.

心血管疾病

(2)人体摄入食盐后,主要在   被吸收进入血被循环。

(3)某品牌低钠盐含氯化钠70%,氯化钾30%。若某人每天摄入食盐6克,现以该低钠盐代替食盐,则每天可减少多少克钠元素的摄入?(结果精确到0.1)

2018年2月《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加工木材的方法(如图),把天然木材放在NaOH和Na 2SO 3的混合液中煮沸以除去部分木质素,接着在100℃以上的高温中进行机械压缩制成致密木材。

(1)致密木材是由天然木材加工而成的,其密度为天然木材的3倍。

①加工致密木材的材料主要取自于植物的   (填植物器官名称)。

②充分压缩后木材的厚度减小到原天然木材的20%,这一过程主要是   变化。若在压缩过程中底面保持不变,则说明处理过程中木材的质量减少了   (用百分数表示)。

(2)致密木材的硬度、拉伸强度都很大,为天然木材的10倍左右,甚至超过了部分金属。

①致密木材的拉伸强度和纤维素有关。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 12H 10O 5)n,则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C:H:O=   

②拉伸强度 ,它用来表示材料的坚韧程度。拉伸强度与我们所学的科学量   的单位是相同的。

(3)与其他材料相比,致密木材的优点是   

A.加工过程中没有任何污染

B.可代替部分金属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原料来源丰富,能通过无限制砍伐树木加工制成

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   性。

(2)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   克。

(3)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4)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 2的排放,或将CO 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 2,并将CO 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 2CO 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 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