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1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Mg能在CO2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现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二氧化碳的下列发生装置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与停止”的是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③
(2)对CO2进行净化、干燥,并进行Mg在CO2中燃烧的探究实验。
实验进行时,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则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仪器接口的字母)
( )( ) 接( ) ( ) 接( ) ( ) 接( ) ( )
(3)实验开始时,在点燃酒精灯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先通入CO2,待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现象时,再点燃酒精灯,以上操作的目的是 。
(4)实验中,镁粉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李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制备氧气并对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实验开始,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100g 6%的过氧化氢溶液,量取水时,若读数如图2所示,则所配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填“>”、“<”或“=”)6%.(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
(3)对比B、C装置中的实验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4)实验时,D不燃烧,可以采用 方法让D中的白磷燃烧。
(5)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固体混合物A可能含有CaO、NaCl、NH 4Cl、Na 2CO 3、Na 2SO 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气体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填"蓝色"、"红色"或"紫色")
(3)②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 。
(4)③中生成气体H的化学方程式 。
MnO2在能源、材料、信息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常用作电池的正极材料和制备金属锰等物质。在化学上,还用作催化剂和氧化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MnO2的制备:2KMnO4+3MnSO4+2H2O=5MnO2↓+K2SO4+2H2SO4,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锰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 价。
(2)制备O2:加热氯酸钾和MnO2的混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制备Cl2:MnO2+4HCl(浓)X+Cl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
(4)Mn的冶炼:3MnO2+4Al3Mn+2A12O3,基本反应类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