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发现:H2O2能与Cl2发生反应Cl2+H2O2=2HCl+O2.小组讨论后认为只需证明生成了氧气,即可证明该结论,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1)试管A中加入5mL30%的双氧水,试管B中几乎盛满10%NaOH溶液.

(2)Cl2是黄绿色气体,有毒.Cl2易与NaOH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1、止水夹2,快速通入氯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关闭止水夹2,继续缓缓通入氯气.判断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2)试管B中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的现象为  .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1,  

(4)有的同学对实验中C试管中的气体来源产生质疑,你认为可能的来源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对于质疑可以采用对比实验来解决.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流程如下:

(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

A.右盘重,砝码轻 B.右盘轻,样品重
C.左盘重,样品轻 D.左盘轻,砝码重

(2)第④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第⑤步操作的目的是
(4)第⑥步操作a的名称是 ,此步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斜靠在 的一边.
(5)在第⑦步操作中,向滤液中滴加足量盐酸的目的是
(6)在第⑧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高纯氧化钙是用于电子工业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用硝酸钙溶液制备高纯氧化钙的工艺流程如下: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3+2NH3•H2O+Ca(NO32═2NH4NO3+CaCO3↓+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过滤后所得沉淀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有 (写出一种即可).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4)冷却需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否则制得的高纯氧化钙中会混有的杂质是
(5)上述流程中的副产物NH4NO3可用作氮肥,氮肥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植物生长,叶色浓绿
B、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2014届南京市秦淮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下图所示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图1所示的实验中,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后移开,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用品
实验现象
蘸有酒精的玻璃棒
产生火焰
蘸有水的玻璃棒
无明显变化

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2所示的实验中,a、b处放有少量白磷,c处放有少量红磷。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b处白磷不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3)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3),图2所示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2013江苏常州)某同学利用以下药品:长、宽和厚度均相同的锌片、铁片和铜片,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锌粉,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2)根据实验目的,该同学设计了实验Ⅰ、Ⅱ两中合理的方案,如图I所示:

若X、Y是两种不同的试剂,则X、Y中溶质的化学式依次为
(3)该同学将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在一起,溶液呈现为青色。
A.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锌粉,搅拌,溶液颜色的变化应为:青色变浅至 色,最终变为无色。
B.向混合液中插入锌片,待其浸没部分表面完全变色后,溶液仍为青色,取下锌片表面附着的粉末,以检验其组成为铁和铜。粉末中存在铁的原因:
①反应生成了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Ⅱ所示,该同学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接入电流表,然后把它们一起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实验的现象为:①电流表 ;②铜片表面

(2013贵州贵阳)某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氢氧化钙,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甲同学向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结论:两种物质未发生反应。
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大家认为乙的实验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中和反应,并对甲的实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甲实验后的溶液中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CaCl2;猜想二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有CaCl2和HCl。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丙同学设计了方案1和方案2,并按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编号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甲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Cl
溶液中有CaCl2

[实验结论]丙认为猜想三正确。
[实验评价]丙的实验操作和方案中有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是
大家讨论后通过方案3即证明了猜想三正确,其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实验拓展]为节约资源和避免实验废液对环境污染,小组同学将方案1和方案3及甲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溶液混合(混合时未见明显现象),并对混合液中的盐分离回收,请将相关内容填入下表。

要分离的盐
所用试剂
主要操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