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通常状况下,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欣悦同学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若用F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b或c)。
【提出问题】①导出的气体除H2外,还有哪些气体?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外,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方案】欣悦同学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个装置中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
【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装置中的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
气体中有H2O |
乙装置中产生 |
气体中有HCl |
丁装置中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戊装置中白色固体变成蓝色 |
H2能与Fe2O3反应 丁装置中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交流总结】
①根据丁装置中实验现象,说明氢气具有 性。
②丁装置加热前通入H2的目的是 。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是 。
(2)B图所示实验中,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3)C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4)D图所示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 。实验结束后,烧杯中液体呈无色,欲进一步确定溶液中除NaCl外,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成分,你选择的试剂是 (写出一种即可)。
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
(1)罩上烧杯的作用是 ;
(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
(3)热水的作用是 。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他们向B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上层为有色溶液。为处理废液,过滤后,向有色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消失,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除酚酞外),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5)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验满的操作是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用装置C而最好不用E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