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C、D、E、F、X、Y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X是一种混合物,A、B、Y是单质;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7的气体,D、E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名称是  

(2)B与Y反应的条件是  

(3)E+氧化铁→D的化学方程式是  

(4)C+D+饱和食盐水→F的化学方程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知识和技能,请完成下列实验内容。

[制取气体]

实验名称

化学方程式

选用药品

制取气体

所选装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石灰石和

稀盐酸

B C

实验室制取氧气

  

  

  

[探究活动](1)通常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F,目的是  

(2)如果将产生的氧气通入装置G,现象是  

[交流总结]如果实验室需要制取另一种气体,你的思路是   (不写具体操作)。

为测定某氧化铜和铜的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小勇同学取20g固体混合物置于烧杯中,将100g稀硫酸分为四等份依次加入其中进行实验,测得数据如下:

次序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6

a

10

10

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2)上表中,a的值为  

(3)计算该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人体缺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 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现有两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共含葡萄糖酸锌91 mg,则这两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共  mg。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

编号

操作

现象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  (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  (填强”或“弱”)。

(3)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推论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Na+或①  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结论与反思]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  (填“正确”或“不正确”)

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转化为氧气的氧元素与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3)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为确保安全,最好选用装置  (填字母序号)所示方法收集氢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