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

(1)图1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图2所示实验,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 ,该管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 mL气体。
(3)上述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4)电解水的实验中,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只增强导电性,不发生反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7,说明电解时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5)若取36g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6g水,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电解水的实验中,若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导电性,硫酸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向盛有一定质量铁粉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图信息计算:
(1)铁粉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超市出现了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新产品,能在瞬间去除洗衣粉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阅读标签]本产品不含 ,环保。
[查阅资料]①“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它是一种白色结晶
颗粒,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盐和其他化合物。
②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Na2CO3和H2O2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三:Na2CO3、H2O2和NaOH。
[实验探究]
|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 |
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
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
/ |
|
② |
取适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再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
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 |
含有 |
|
③ |
取适量①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 ,振荡、静置。 |
有白色淀产生 |
含有碳酸钠 |
|
④ |
取适量③的上层清液于试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镁溶液,振荡 |
清液中 |
不含氢氧化钠 |
[得出结论]猜想 正确。
请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文文想通过实验测定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分四次向182.5g稀盐酸中加入含有杂质的锌粉(杂质不溶于盐酸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记录所加锌粉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
次数 |
1 |
2 |
3 |
4 |
|
锌粉质量/g |
5 |
5 |
5 |
5 |
|
氢气质量/g |
0.15 |
0.15 |
0.1 |
0 |
请帮文文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有镁和氯化镁固体混合物,取一定量的该混合物放入烧杯中,然后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40 |
40 |
40 |
40 |
40 |
|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
0.16 |
m |
0.48 |
0.5 |
0.5 |
(1)表中m的值为 。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
(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精确到0.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