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不少对化学物质变化的认识。请回答:

(1)西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曾青指的是硫酸铜溶液。这句话中化学反应产物的名称是铜和  

(2)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已知原子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Hg>S>O)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是否发生了“氧化反应”?  (选填“是”或“否”)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1)“众志成城、全民抗疫”必须依靠科学。下列是小浩一家人日常的抗疫措施,其中有科学依据且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填序号)。

①爷爷每天喝酒消毒

②奶奶靠吃保健品提高免疫力

③爸爸将“84”消毒液稀释拖地

④妈妈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⑤姐姐用沐浴露洗澡

⑥小浩用洗手液洗手

(2)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举措是  

(3)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主要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4)沼气可以作燃料,在大棚中燃烧沼气还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过程中,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其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D.生成的可做氮肥

防范新冠疫情,需要我们"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1)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制成的熔喷布,聚丙烯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2)请从微现角度解释:教室进行消杀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的原因   

(3)某消毒液稀释后pH=6,则稀释前其pH   (填">"、"="或"<")6;

(4)在疫情期间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沾有油污的手,可使用洗洁精清洗,洗洁精的作用是  

(5)"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制取NaClO的原理是2NaOH+Cl 2═NaClO+X+H 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6)某校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   kg,所需水的质量为   kg。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2)  (填“t1℃”或“t2℃”)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t2℃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则

(1)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铝离子核外有  个电子层;

(4)若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都被硅原子替代就得到了制造电子芯片用的高纯硅,则高纯硅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  

(2)熔点最低的金属  

(3)2个硫酸根离子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