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5g甲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固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区别酒精和水,简单的物理方法是 ;简便的化学方法是 。
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一根铁钉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生铁表面,②溶液逐渐由色变为色。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
如图所示,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盛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得到无色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B中的溶液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对上述现象的看法不一,可能作出不同的假设。
请你仔细阅读下表中的示例,然后填写表中空格。
作出假设 |
实验探究 |
|
示例 |
B烧杯中的溶液要过一会儿才变色,与烧杯A无关。 |
另配制20mL烧杯B的溶液,静置,观察现象。 |
1 |
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其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B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
|
2 |
结论: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流程如下:
(1)请选用下列“关键词”填写上述流程方框内空白处。
沉降蒸发结晶吸附
(2)上述净化过程是将混合物分离为纯净物的过程。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过滤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__________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3)在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二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采用下图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一种仪器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装置安装存在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操作中,他发现过滤速率太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蒸馏装置中,其中石棉网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改正图1中两处明显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图2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称取药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g。
(3)图3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量取8mL水,应选择图4中__________(填“A”或“B”)量筒,量取液体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