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不含有有机物的是 。
(2)老年人缺 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3)塑料盆、铁锅,陶瓷茶杯等是生活常见用品,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4)活性炭能除去家庭装修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5)加了洗涤剂的水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工业废气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
C.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光照使水分解是理想的制氢方法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会造成水污染
(7)过氧化钙( CaO 2) 能用于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与水反应生成碱和一种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 1.0g 药品溶于水配制成 4.0mL 溶液 a;
②取 0.1mL 溶液 a,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b;
③取 0.1mL 溶液 b,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c;
④取 0.4mL 溶液 c,加水稀释至 1.0mL,得溶液 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1g/cm 3,1g 该药品可配制溶液d 的体积是 mL。
一班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小明认为,据此现象可断定加热时镁能和水反应,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3)小明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做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不需要回答现象和结论)
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X和碳酸钠两种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作为X的物质有 。
A、KOH
B、Ba (OH) 2
C、Ca(OH) 2
D、NaOH
(3)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一班的同学在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1)小明认为,据此现象可断定加热时镁能和水反应,小强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2)小明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证明镁在加热时 (填“能”或“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3)小明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对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做出合理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请设计实验方案,对其中一种猜想进行验证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不需要回答现象和结论)
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得到粗盐和苦卤,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过程中使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
(2)若要去除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X和碳酸钠两种溶液。下列物质中,可作为X的物质有 。
A、KOH
B、Ba (OH)2
C、Ca(OH) 2
D、NaOH
(3)操作Ⅱ后向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其目的是 ,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
某化学小组从理论上初步探究"已知质量比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
【分析提纯方法】
表一: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
S≥10g |
1g≤S<10g |
0.01g≤S<1g |
S<0.01g |
溶解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表二: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KNO 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1)常温下,KNO 3和NaCl的溶解性均为 。
(2)根据表中数据,绘制KNO 3的溶解度曲线。
(3)根据KNO 3的溶解度曲线,获得KNO 3在70℃时的溶解度约为 g。
【设计提纯步骤】
(1)选取样品(95gKNO 3和5gNaCl的混合物)
(2)配制80℃时KNO 3的饱和溶液(加水约56.2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 1)
(3)降温至20℃
(4)得到晶体
【设计提纯方案】
为了证明(4)中得到的晶体为纯净的KNO 3,该小组同学结合已有知识,从理论上初步设计了以下方案;(不考虑不同溶质对溶解度的相互影响及实验过程中水和固体的损失等影响因素)
方案一 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检验,取少量(4)中得到的晶体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加 ,观察实验现象。
方案二 计算析出KNO 3晶体的质量约为 g(精确到0.1g)与(4)中得到晶体的质量进行比较
方案三 与95%进行比较。
方案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