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组合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  端(填“a”或“b)通入。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方法,从“低碳”角度分析,最佳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   

(3)在实验室可以用加热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a”或“b”)。

增氧剂可用于给鱼池增氧,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增氧剂的增氧原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该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可以表示为2Na 2CO 3•3H 2O 2。过氧化氢溶液常温较稳定,能缓慢分解,受热容易分解。

【提出问题】增氧剂真的能增氧吗?

【初次探究】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观察到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无气泡产生;加热,产生大量气泡。

【作出猜想】该兴趣小组结合资料和实验现象推测增氧剂溶于水后生成Na 2CO 3和H 2O 2

【再次探究】该兴趣小组进行如表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另取少量增氧剂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待其完全溶解,再加入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

   

溶液中含有H 2O 2。该操作中H 2O 2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待步骤(1)完全反应后,将所得物质过滤,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Na 2CO 3

【得出结论】该增氧剂的增氧原理为    

【评价反思】该增氧剂的保存方法为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锌粒以及如图仪器及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CO2,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O2,还缺少一种仪器,其名称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果用装置⑨采用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从导管口    进入(填“a”或“b”)。

以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是现代炼铜的新工艺,同时还可以获得绿矾(FeSO4•7H2O),流程如图:

(1)步骤①中的化学方程式:4CuFeS2+17O2+2H2SO44CuSO4+2Fe2(SO43+   

(2)步骤②中的反应有两个:反应一是Fe+Fe2(SO43═3FeSO4,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二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入的A是    (填化学式)。

(4)获得绿矾的“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   、过滤等。

某班同学在做“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探究实验时发现,酸碱之间的反应,往往没有明显的现象。那么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酸、碱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药品】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酚酞溶液、蒸馏水。

【实验探究】

(1)甲小组在烧杯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发现    (填现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小组进行了以下三个实验,并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三条曲线。

实验一:50mL稀盐酸与5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曲线a);

实验二:50mL稀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b);

实验三:50mL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曲线c)。

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增加实验二、实验三的目的是    

对比三条曲线,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酸碱中和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交流与反思】

(3)甲小组认为,通过实验探究(2)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不严谨,应该补充    实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