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分别取5mL 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 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温度℃ |
MnO2粉末用量/g |
反应时间 |
① |
30 |
35 |
0 |
t1 |
② |
30 |
55 |
0 |
t2 |
③ |
5 |
20 |
0.1 |
3s |
④ |
15 |
20 |
0.1 |
1s |
(1)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 t2(填“>”“=”“<”)
(2)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合理的结论是 。
【交流探讨】MnO2属于金属氧化物,其它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
Ⅱ、【探究二】探究Fe2O3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操作步骤 |
实验情况记录 |
结论 |
|
① |
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 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Fe2O3 (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
② |
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把滤渣烘干、 。 |
固体质量0.2g |
Fe2O3质量未变 |
③ |
C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 , D试管中溶液变成 色 |
Fe2O3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
)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
)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
)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
)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
1%淀粉溶液 |
1%稀硫酸 |
蒸馏水 |
碘液 |
1 |
2 | 0 |
1 | 2滴 |
2 |
2 | 1 | 0 |
2滴 |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
)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答:.
(2)如果硫酸根离子(
)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
某同学在网上查到了以下资料: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中性环境中呈绿色,碱性环境中呈蓝色,他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
,关闭
,用手捂住瓶壁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操作是为了.
(2)将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入广口瓶中,加满蒸馏水,滴加溴百里酚蓝酸碱指示剂,再向瓶内通入二氧化碳,直到溶液变色.
(3)按图乙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放在的环境中.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看到气泡从植物表面冒出,导管①的管口处有水排出,溶液呈绿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②的管口处,打开
,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肖明:无色液体是水;王岩:无色液体是
溶液;李丽认为无色液体可能是溶液.
【实验探究】(1)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你认为肖明猜想的理由是.
(2)王岩的猜想是否正确?理由是.
(3)填写李丽的猜想,并针对她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电镀是金属防锈的方法之一.某电镀厂有三个分别给金属表面镀锌、镀铜、镀银的车间,每个车间电镀液的溶质中只含有易溶的锌盐、铜盐和银盐中的一种物质.现取三个车间的电镀液于烧杯中,标为1、2、3号,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对三种电镀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三种电镀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探究实验1]
[表达与交流]甲同学认为2号电镀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硫酸铜,你认为他的结论(1)(填"正确"或"不正确").
[探究实验2]
[反思与评价]乙同学认为3号电镀液中的溶质一定是硫酸锌,请你对乙同学的结论给予评价(2).
[探究实验3]根据上述实验,丙同学取少量的1号电镀液与少量的2号电镀液混合,立即出现有(3)生成的明显现象,由此小组同学确定了三种电镀液中分别含有的溶质的成分.
解释与结论:探究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请帮助他们将三种电镀液中溶质成分的化学式填写在烧杯的标签上(5).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准确称取15克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2)准确称取完全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质量如表:
装置丙 |
装置丁 |
|
反应前 |
48.8克 |
161.2克 |
反应后 |
46.5克 |
163.9克 |
小丽想根据装置丁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请帮小丽求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3)比较两种计算结果,请解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 |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
B. |
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
C. |
通入的氢气量不足 |
D.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