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过氧化氢分解进行探究。
Ⅰ.【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
分别取5mL 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 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温度℃ |
MnO2粉末用量/g |
反应时间 |
① |
30 |
35 |
0 |
t1 |
② |
30 |
55 |
0 |
t2 |
③ |
5 |
20 |
0.1 |
3s |
④ |
15 |
20 |
0.1 |
1s |
(1)对比①②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越快,则t1 t2(填“>”“=”“<”)
(2)能说明过氧化氢分解快慢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合理的结论是 。
【交流探讨】MnO2属于金属氧化物,其它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
Ⅱ、【探究二】探究Fe2O3是否对过氧化氢分解起催化作用
操作步骤 |
实验情况记录 |
结论 |
|
① |
A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 B中出现气泡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Fe2O3 (填“不影响”、“减慢”或“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
|
② |
将B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把滤渣烘干、 。 |
固体质量0.2g |
Fe2O3质量未变 |
③ |
C试管上方带火星的木条 , D试管中溶液变成 色 |
Fe2O3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得出结论】过氧化氢分解快慢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影响。
(10四川达州15)纯碱(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
猜想一:Na2CO3溶液显碱性 |
取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振荡 |
溶液显碱性 |
|
猜想二:能与酸反应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化学方程式 |
猜想三:能与Ca(OH)2反应 |
向盛有少量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化学方程式 |
猜想四:能与BaCl2反应 |
产生白色沉淀 |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交流与反思]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____(填“是”或“否”)。
(10广东省23)同学们在学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1)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_______(写物质名称)。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
(10广东省19)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的魔术表演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魔术表演的热潮。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一位九年级同学给低年级同学表演了一组化学小魔术,请你利用所学化学知识揭开其中之谜。
魔术一“奇花变色”
道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色。该魔术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填字母序号)。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
魔术二“瓶吞鸡蛋”
道具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中NaOH浓溶液注入瓶中,片刻后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魔术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魔术三 “‘清水’变‘牛奶’”
道具如图丙所示,当A溶液加到烧杯中,无色溶液变成白色浊液。若A为酸溶液,则A、B的可能组合:A为;B为(答案合理即可)。(只需写一组)
.鼠妇(如图甲)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有同学发现用不同的瓶装收集到的鼠妇时,瓶内的明暗程度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又做了如下实验:八个研究小组在野外阴暗的地方各自收集了10只鼠妇,第一组至第四组将鼠妇装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中,第五组至第八组将鼠妇装在褐色的瓶中,带回实验室。实验时,各小组都把10只鼠妇随机均分为两份,放在如图乙所示的纸盒中,阴暗处中央放5只,明亮处中央放5只,然后观察鼠妇的分布。下表是各小组在几分钟后观察到的鼠妇分布数及平均值:
无色瓶 |
褐色瓶 |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平均值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平均值 |
|
明亮处/只 |
8 |
7 |
9 |
8 |
8.0 |
1 |
2 |
1 |
3 |
1.8 |
阴暗处/只 |
2 |
3 |
1 |
2 |
2.0 |
9 |
8 |
9 |
7 |
8.2 |
(1)观察上表中第一组到第四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鼠妇喜欢明亮处”的结论,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回实验室的路上,用无色瓶带回的鼠妇已经与明亮环境相;
(2)为了减少对“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的干扰,在将收集到的鼠妇带回实验室时应选用瓶。
.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02、Al(OH)3、CaHP04]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
【建立假设】我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取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
②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我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
【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__________是否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不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O4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离子。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