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下面是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原理的生产过程:
①20℃时,将CO 2通入含NH 3的饱和NaCl溶液中,生成 NaHCO 3晶体和NH 4Cl溶液。
②将①中的产物 NaHCO 3晶体充分加热分解,得到Na 2CO 3、H 2O和CO 2。
材料二: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g
NaCl |
NH 4Cl |
NaHCO 3 |
36.0 |
37.2 |
9.6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①步反应中,有 NaHCO 3晶体析出,而没有NH 4Cl和NaCl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
(2)该生产过程中部分生成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的是 ,同时得到的副产品NH 4Cl是一种氮肥。
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1)铁制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用于炼铁的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
(2)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牛肉、蛋清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3)燃气使用后,一定要关闭燃气总阀门。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医疗上常常需要用到纯氧。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可用的方法是 ;
(5)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 。
溶液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
34.0 |
40.0 |
45.5 |
51.1 |
56.7 |
|
31.6 |
63.9 |
110 |
169 |
246 |
(1)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2)40℃时,能否配制质量分数为35%的 溶液,原因是 。
(3)为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将固体样品加水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 溶液,过滤、蒸发即可。也可以用 的结晶方法。在实验中,常将固体样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的目的是 。
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相关信息。
(1)每一小格可以提供的基本信息有 。
(2)表中蕴含的递变规律之一是 。
(3)铝由 构成,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未看到明显现象,猜测其可能原因是 ,实验后将铝片回收再利用的意义是 。
魅力化学,多彩世界。
【资料】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是通过两个化学反应形成的:①石灰岩中难溶的 遇到溶有 的水生成可溶的 ;②溶有 的水遇热或压强变小时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
(1)请写出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溶有较多碳酸氢钙的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常用 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3)要去溶洞探险,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照明方式最好选用 (填“手电筒”或“火把”),原因是 。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B、C、D、E是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与B反应常用来检验铵态氮肥,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E含有相同的阴离子,且E中只含有两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物质的类别是 (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B→D反应的现象为 。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