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运用
我校将开展“传统文化伴我成长”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修身”是主题之一,志存高远、勇于担当、三省吾身等修身方式,早已根植在中国人的血脉里。下面辑录了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名句,请你探究,并用四字词语或一句话概括老祖宗们提倡的另一种修身方式﹣
句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
句二: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西汉•扬雄《法言•学行》
句三: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朱熹
(2)在下面“链接材料”中,潘富俊建造了“诗经植物园”,他用自己的创意让诗经中的植物变得亲切起来。请结合自己阅读经典的体验,说说哪部经典启发了你怎样的创意?
【链接材料】台北植物园园长潘富俊,埋头翻阅经典,据他统计,《诗经》305首诗中有135首提到或描写了植物,最后,他依据台湾的自然环境,选择了约90种植物,建立了“诗经植物园”,以风、雅、颂为次序展示。
经典:《 》创意:
(3)清明期间,小刘同学和几个弘扬传统文化的志愿者,来到了仁和镇,看到了一条警示标语“如引起火灾,追究刑事责任,并铲除祖坟”,他们觉得有些不妥,就找到镇政府办公室,向牛主任反映。根据情境,补写小刘说话的内容
小刘:
牛主任:谢谢你们,以后拟标语一定会换位思考,让老百姓感知我们的善意。
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
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心理描写的话。(60字之内)
喧腾一丝不苟丰硕受益匪浅一瞬间小心翼翼奢望
请你向“归真堂”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话,立足于弘扬动物保护的理念,文段中必须包含下列词语:生命平等关爱和谐
这则新闻在班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下列资料后
你认为同学们对“活熊取胆”的态度如何,形成这一态度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国际医学界与生物学界尚未发现熊胆与其他动物的胆囊有什么明显的不同。熊胆同其他哺乳动物的胆囊功能基本一致(即消化系统的辅助器官)。熊胆分泌的胆汁除水成分外,60%为消化肝细胞,另有少量无机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
其中消化肝细胞的生物活性会在离开生物熊体后30分钟内迅速丧失,死亡后的消化肝细胞会分解为普通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常温暴露状态下25小时内容易孳生真菌并开始分解为有机酸性物质。
目前,正规中医临床实践证明,银花、连翘、黄连、野菊花、苦楝根皮等50多种中草药均可产生同样的医疗效果,完全可以替代熊胆。
“我觉得无痛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看似虐待减少了,但熊的痛苦并没有根本消除。”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孙全辉博士说,即便是无管引流胆汁技术(即造瘘手术),仍然要在熊身上打开一个人工通道,开放的伤口会有不同程度的脓性分泌物,肯定要经常服用抗生素防止发炎。而且这种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和失败率,一旦失败,熊就要经过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手术。如果胆汁渗漏到腹腔内,会引起疼痛或其他疾病。“对熊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影响。”
概括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材料一】
今年2月初,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药企“归真堂”上市,让“活熊取胆”成为2012年第一个被媒体和公众广泛讨论的热门话题。新华网、光明网、中国广播网、搜狐网等等广大网络媒体以及纸质媒体纷纷开始关注此事。张越、崔永元等公众人物也纷纷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
【材料二】
对此,新华网推出了《您对“活熊取胆”有何看法?》的网络调查。以下是统计结果:
“活熊取胆”民意调查统计表
百分比 |
看法 |
59.8% |
赞成禁止“活熊取胆” |
38.7% |
认为“熊胆是传统中药的重要原料,其功效尚无法用其他药物代替” |
3.21% |
尽早研发出功效相同、价格合理的熊胆替代品 |
0.12% |
不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