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首词描会的是 (填写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你认为有道理吗?请主说理由。
阅读下面古诗。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近,消息海云端。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蟾蜍亏复圆”句,既表示友人离开已经很长时间了,又暗含怀念之意。 |
B.二联回忆朋友离开长安时的情景: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借以表现友人去后作者的寂寞而凄冷的心情。 |
C.三联回忆过去与朋友聚会的情景:在一个雷雨交加、寒气逼人的夏天的晚上,两人聚会一起,欢叙友情。尾联是希望从“海云端”那儿得到朋友的一些消息。 |
D.“兰桡”句中的“兰桡”,指用木兰树做的桨,这里代指船,也形容船的珍贵。“殊”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 |
对这首诗表现手法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先叙与朋友离别情景,再用倒叙写昔日聚会之乐,最后从回忆到现实,写对朋友的一片忆念想望之情,行文曲折而笔势流畅。 |
B.全诗通过“忆”表现对朋友的思念,字面上虽没直说,但处处是“忆”,将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笔墨厚重而饱满。 |
C.诗的颔联在地域上映衬出“闽国”离长安之远(回应开头),尾联的“海云端”点出消息之渺茫,全诗显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章法独到。 |
D.全诗极力渲染凄厉萧瑟的气氛,借以反衬诗人想起朋友时的高兴之情,处处都饱含着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齐安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涣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南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请赏析这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了作者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
B.“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
C.以自然的笔调,描绘出清新的月夜,融情景为一体。 |
D.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
对下列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A.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 |
B.“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由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 |
C.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 和“一蓑烟雨任平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退隐之后的洒脱心态。 |
D.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愉悦的心境。 |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朝诗人,唐肃宗时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皆谪居楚中而作”。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②历乱:纷乱。诗歌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这两个字是________和_______。(2分)
开头两句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鲜明的春景图,有哪些色彩?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写景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