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把济南城外的景色比作“小水墨画”,突出了景色的秀气和色彩的淡雅,“也许…”一句又强调了画面的真实感与意境美。)
B.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朗读者”,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文化底蕴的综艺节目,如同一股文化清流,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把综艺节目比作清流,写出了此类节目清新脱俗、涤荡人心的特点,同时也严厉批评了当下娱乐节目的庸俗不堪。)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厚障壁”形象地写出了闰土和“我”之间的隔膜之深重,不可逾越,表达了“我”心情的沉重和内心的悲哀。)
D.“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很难想象,这样的文字竟出自漂在北京的湖北打工嫂范雨素之手。(以“书”喻“生命”,用“不忍卒读”“拙劣”“装订”与“书”相呼应,使得比喻谨严完整,写出了范雨素出身的卑微和命运的坎坷。)
《智取生辰纲》阅读理解,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B.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公开谜底,揭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
C.采用补叙手法,可以使文章集中凝练,生动有趣,造成悬念,比直陈其事,更具有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
D.补叙不是事件本身的一部分,删去它,虽然会影响主题的深刻性,但不影响事件的完整性。 |
《智取生辰纲》阅读理解,对杨志失败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①杨志性格粗暴,不善于笼络人。 ②杨志与都管、虞侯各怀私心。 ③黄泥冈地势险恶,天气炎热。
④生辰纲是奸臣所获的不义之财。⑤杨志刚愎自用,不能体恤下属。⑥押送生辰纲的兵马太少,寡不敌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④⑤⑥ |
《智取生辰纲》阅读理解,对下列语言或行为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杨志道:“你理会得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杨志熟谙江湖酒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
B.“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诱惑力。 |
C.杨志拿来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细心押送生辰纲,但为人粗暴蛮横。 |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一桶里当面也吃了半瓢,想是好的。”——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虑事周到。 |
对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窥望(kuì)趱行(zǎn) 怄气(òu)聒噪(ɡuō) |
B.嗔怒(chēn) 省得(xǐnɡ) 恁地(nèn)干系(xì) |
C.勾当(ɡòu)撇下(piē) 怨怅(chànɡ) 计较(jiǎo) |
D.兀自(wù)尴尬(ɡà) 逞辩(chénɡ) 朴刀(pō)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点缀狼藉人声鼎沸深恶痛绝 |
B.妖娆静谧更胜一筹骇人听闻 |
C.嶙峋愧怍重倒覆辙根深帝固 |
D.籍贯拮据苦心孤诣中流砥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