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尾联。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诗歌炼字炼句 诗歌意境鉴赏 诗歌思想情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一、二两句中,诗人以对偶的形式写出了山河的什么特征?
有人说“泪尽”、“又”字用得非常好,请你对此作简要赏析。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 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诗歌鉴赏。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

阅读下面课外古诗,回答后面小题。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的特点。
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