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3分 )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 )
【古诗阅读】
寻胡隐君①
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①、寻:访问。胡隐(yǐn)君:一位姓胡的隐士(封建社会,称不做官而隐居在山林里的人为隐士)。诗中用了一个“▲”和一个“▲”(各填一字),把景色写“动”了,写出了速度,也写出了繁复和变化。虽然是同样的渡水、同样的花,却让人产生了应接不暇的感觉。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的情态。
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山中留客
[唐]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①,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③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春晖:春光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③纵使:纵然,即使。 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中的“弄”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你能说说这个字好在哪里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王维的两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甲】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乙】田园乐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甲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乙诗中“夏寒”应如何理解?
这两首诗意境相似,都流露出诗人相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