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以乘城,妇身自㸑以享众。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大笑。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侃遽登城。会贼将死,遂引去,县卒完。诏迁侃太平令。

【注】①:㸑cuàn,烧火做饭

(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两狼之并驱/如故

C.侃/为项城令

D.非如/吏民生此土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敌。

B.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

C.李侃号召官员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

D.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女烧火做饭,搞赏官兵。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坟墓存焉

焉:

  

②项城父老义不下贼

义:

  

③人谁肯固

固:

  

④侃遽登城

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

②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这里指被贬官。②昧爽:天将亮。③洎(jì):等到。④趺(fū):脚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2分)
执书立窗下②如者十四年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负箧屣()(2)持沃灌()
(3)皆绮绣()(4)白玉之环()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请写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①不劳辱。②见火,皆当鸣鼓大呼
辍业投笔叹曰④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徐令彪少子也辍耕垄上。
B.效张骞立功异域,取封侯属予作文记之
C.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得而腊之以
D.超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②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
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选文中具体的语句,说说班超的性格特点。(4分)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甲文: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解释划线的词的含义。
(1)由是先主遂亮( )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也( )
(3)犹当张骞立功异域( )
(4)不劳辱( )
划线的文言虚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每自比管仲、乐毅受任败军之际
B.凡三往,见当立者公子扶苏
C.常官佣书以供养谓信然
D.取封侯属予作文记之

翻译画线句子。
(1)时人莫之许也。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结合原文分析两篇文章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上的异同。

阅读《东坡食汤饼》 ,完成题目。
东坡食汤饼①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1)恶不可____________(2)徐黄门曰___________(3)秦少游之___________
找出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

A.录毕,走送 B.缘溪行,忘路远近
C.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垄上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