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表

版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3)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情景对话 综合读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今年,中央文明委将进行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这是某市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的首次复查。为了使某市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加富强、文明、和谐,学校、社区、公交车站邀请你一起参与共同建设文明城市的活动,并请选择其中一处场所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然后写一则宣传语。要求:①突出所选场合特点;②语言生动且有鼓动性;③不能抄袭。(4分)
所选场所:
宣传语:

根据下面的情景完成小题
张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张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写了旁批呢!”张军听了,怪不好意思。
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
如果你是张军,你应该怎样说

依照例句的格式,根据提供的开头,仿写句子。
【例句】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一只无舵的航船,飘飘荡荡,没有方向。
仿写:如果没有理想,人生就像

综合性学习。
市图书馆开展“喜迎新春,乐享阅读”主题活动,请你参加以下的活动。
【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好书细读】有位同学在阅读一部残破散页的名著时遇到了这样两个难题,请你帮忙解决。
大家都认为,佛林奈浦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跳得比全王国的任何大臣至少要高一英寸。我见过他在一只安装在绳子上的木盘里一连翻了好几个跟斗,那根绳子只有英国普通的包扎绳那么粗。如果我并没有偏袒谁,那么据我看来,我的朋友内务大臣瑞颛沙的本领仅次于佛林奈浦;其余大臣的本领也都不相上下。
此段文字中佛林奈浦的官职模糊不清,请在空缺处补充。本段文字选自(国籍)江奈生·斯威夫特所写的《》。
有四片散页顺序不清,请依据所给提示为他们排序。
①奇怪的墨水饼干 ②拉回敌船建奇功 ③要不要消灭“耶胡” ④老鹰叼我飞离啦
按照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思维火花】图书馆大厅张贴着读者精辟的阅读心得,请你仿照示例写一则贴上去。
示例:①护士叫醒熟睡中的患者,让他服用安眠药。
——有些人只知道机械地做事,对做事的目的却不了解,甚至于南辕北辙。
②青蛙问蜈蚣:“你有成百条腿,你是怎么决定先迈哪条腿的呢?”蜈蚣想啊想,他想不清楚,而且从此连路也不会走了。
——对语言过度的分析,反而使我们不会说话。
(温馨提示:可以创作或复述一个故事,并用带破折号的一句话简述相关的道理、主张)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又快要到腊梅飘香的季节了,阅读下列有关“梅”的几则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梅,是我国特有的花卉,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梅,树姿苍劲,铁骨铮铮,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花态文雅,婀娜多姿,高雅清秀,生机盎然。于隆冬百花凋零之时,仍傲然挺立,喷红吐绿,向人们展示出春光明媚,妍丽动人的景象。在《群芳谱》中,梅花位列“花魁”,更有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的美称。
材料二:一组梅花图

材料三:与梅花有关的典故。著名的有被誉为“梅隐”的宋代诗人林逋,性情高洁,结庐西湖孤山,以植梅畜鹤为乐,终身不仕不娶,而以梅鹤为伴,因而传有“妻梅子鹤”的千古佳话,梅之名因而益彰。“望梅止渴”说的是三国时期曹操行军失汲道,士兵口渴难耐,步履艰难。曹操急中生智,说“前有大梅林,梅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兵闻之,口皆出水,精神大振,终于摆脱了困境。
材料四:与梅花相关的诗句: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②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③不用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代王冕的《墨梅》)等。
中国人多爱梅,请从上述材料中探究原因。(写出三点,4分)
我国是梅花的故乡,不仅遍植梅花,而且在联苑中有不少对联与梅花有关。欣赏名联,补全对联。(任选一联回答,2分)
①上联:雪里红梅,________________
下联: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②上联:虚心竹有低头叶
下联:傲骨梅____________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准备把“梅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如何开展这项活动,请你向学校提两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