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颔联以景喻人,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2)《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请仔细品读颈联,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该联的画面。
②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其“独特”之处。
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甲】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乙】相见欢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靖康之难后,作者朱敦儒南渡,作此词。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倩:请。扬州: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试分析甲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表现手法。
乙词的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请作分析。
乙词的下片,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
逢 入 京 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本诗的体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诗中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乌夜啼①
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②,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②胭脂泪:指女子的眼泪。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请结合这首词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酬”字,点出了刘禹锡对白居易在扬州热情招待的感谢之意。 |
B.首联点出诗人被贬谪之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音讯隔绝时间之长的怅惘之情。 |
C.颔联“闻笛赋”“烂柯人”巧用典故,写出了诗人悲悼旧友、物是人非的感慨。 |
D.尾联写出了诗人借酒销愁、伤感消沉的情绪和对被贬二十三年的愤懑之情。 |
请从写法或内容角度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海棠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①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②粉黛临窗懒,梁广③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释】①携觞:带着美酒。②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③梁广:唐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赏花的兴奋,诗人目睹丽花,情不自禁饮酒赋诗。 |
B.颔联刻画了海棠的娇艳,海棠涌动春的气息,萌动生命活力。 |
C.颈联刻画了海棠的风韵,就像美人上妆,就像画家笔下美景。 |
D.尾联抒发了诗人的倾慕,流连忘返,竟对蝴蝶顿生艳羡之情。 |
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春风善解人意,特别眷顾海棠,为海棠花“匀”上了一层迷人的色彩,摄人魂魄。 |
B.颔联正面描摹:海棠新沾水珠,尘垢涤尽,花色十分光洁鲜艳,盛开的花朵,看上去犹如刚出浴的美人,娇媚动人,含情脉脉。 |
C.这首诗托物抒情:全诗通过对海棠自然美姿的热情歌颂,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
D.这首诗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