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1月4日)
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除探测器上的德国和瑞典载荷外,中继星上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嫦娥四号发射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轨道器LRO团队与嫦娥四号工程团队科学家进行了密切沟通,就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进行了讨论。
嫦娥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以来,首次在月面进行生物试验,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奥秘的新篇章。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将为深空探测领域积累重要经验。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三:5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有关月背巡视探测的一篇文章,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团队基于嫦娥四号探测数据的硏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要知道,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是将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美国人评论称:“根据这项新的硏究,史上首次登陆月背的中国嫦娥四号,再一次实现一个首次,并正在揭示月球最大的谜团。”这是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B.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德国、瑞典等诸多参与国的贡献。
C.嫦娥四号已获得大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深空探测积累了重要经验。
D.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
(2)请你为“材料三”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3)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了哪些卓越贡献?请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后面的题。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磷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看,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对文中“中国画的审美观点”如何正确理解?
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涸的眼睛[法]吉尔贝·塞斯布隆
亿万富翁猛一摔眼镜(近几年来他摔得最重的一次),金边眼镜摔了个粉碎。因为用力过猛,呼吸都显得急促起来。他按了按钮,响起了一个讨好的声音:
“先生,有什么吩咐?”
“告诉吉米,请普雷斯顿把眼科医生叫来,”亿万富翁说道,“戴了新眼镜,我仍然觉得不舒服,真叫人受不了……”
普雷斯顿飞快地带来了眼科医生和医生的两位同事,一辆满载着药品的货车尾随而至。三位大夫立即给亿万富翁作了检查,接着他们退到相隔较远的一间屋里,讨论最终的治疗措施。
最后,三人中胆子最大的出来讲话。他咕哝了一通谁也听不懂的术语后,说:“今后,任何眼镜,任何眼药水,任何外界的治疗手段,都对亿万富翁的眼睛不适用,当然也无法消除他的痛苦。解除痛苦的唯一药物,全靠他本人——只要他经常哭泣流泪,一切都会恢复正常……”
“哭出眼泪?”
“对!只有这自然分泌物,这形成眼泪的无法人工合成的混合物,才能洗涤眼球,治好眼病。”
“哭出眼泪!可怎样才会哭呢?”
专家们只好承认无能为力,普雷斯顿举起双臂,无可奈何。
“怎样才能使人哭泣呢?……普雷斯顿,去调查一下!”
整幢大楼的人都开始读书了。一批学识广博的人,挑选了世界文学中最悲惨的作品;一群最易伤感掉泪的演员,为亿万富翁读作品中最催人泪下的段落。他们声泪俱下,他却无动于衷。演员们带着浸透泪水的手帕,灰溜溜地走了。亿万富翁老是抱怨眼睛痛。
人们特意为他上演了一些令人心碎的节目。他打量着这些化了妆的女演员,心中揣度着该出多少钱让她们来陪他乘车兜风或是过周末。他已结过五次婚,是个老手,懂得不同的交往所需要的不同花费。
好不容易搜集到最悲伤的电影来放给他看,可仍然是空忙一场。因为,他除了其他行业不算,还经营着一家电影制片厂。在给他放电影时,他不由自主地计算起拍摄电影所需的费用来了。放了一个半小时电影,他算了一个半小时。当然,在黑暗中,他的眼睛痛得更厉害了。怎么办?
看到亿万富翁紧缩双眉,普雷斯顿和其他人似乎感到了被扫地出门的威胁。他们决定重病用重药。于是,亿万富翁破天荒第一次参观了城里最贫穷的几个区。他坐在世界上最长的卧车里(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的心情十分愉快,大声地说:“真是景色非凡哪!你不觉得吗,普雷斯顿?”自然,要他从那装有空气过滤器设备和空气调节设备的车上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治疗的方法也只能到此为止。眼睛依然干涸无泪。
事情发展到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普雷斯顿想了整整一夜之后,终于在黎明时找到了一帖万无一失的药方。他下令把全国各地面目、身材都酷似亿万富翁的人都找来,运气还真不错,他找到的人中,有一个正患着一种非常痛苦的病,在一家肮脏不堪的医院里奄奄一息。普雷斯顿命人将病人抬到他主人的住所。他的主人每天都要在这垂死的人身边呆上片刻。亿万富翁看到自己(两人的面目非常相像)躺在床上,由于痛苦而脸部抽搐,浑身出汗,上气不接下气,双手没有一点血色,这可无论如何也受不了。他晃了晃脑袋,终于哭了,为自身而伤心掉泪……
就这样,每当他觉得眼睛痛时——不过,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只要他走到隔壁房间里,在病榻旁坐一会儿,就会伤心掉泪,眼睛顿时就不疼了。另一个“他”越是病痛难熬,他的眼痛越是消失得快。
不幸的是,那穷苦潦倒的病人受到了比以前好的治疗,在某一个晚上溜走了。而那个亿万富翁却不知怎么搞的,染上了一种什么病,卧床不起。病魔并没有放过他,他很快变成了一具丑陋的僵尸,只有两只眼睛依旧完好无恙。
(选自《外国著名短篇小说选读》,有删节) 通读全文,在下列表格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治疗措施 |
富翁反应 |
佩戴新眼镜 |
摔碎眼镜,仍然觉得不舒服 |
朗读最悲惨的作品 |
(1) |
(2) |
打量演员揣度花费,眼睛痛得更厉害了 |
播放最悲伤的电影 |
(3) |
参观最贫穷的地区 |
心情愉快(或从不下车),眼睛依然干涸 |
找到酷似富翁的垂死病人 |
(4) |
亿万富翁为什么对“最悲惨的作品”“令人心碎的节目”“最悲伤的电影”都“无动于衷”?他为什么又“终于哭了”?
小说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最后两段中找出两处,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作品用“干涸的眼睛”做题目,有何作用?
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①繁花盛开的季节,蜜蜂在姹紫嫣红之间辛勤地劳作,如果你仔细观察一只蜜蜂的活动,就会发现蜜蜂对柑橘和咖啡花朵仿佛着了魔一般,而对其他植物的花朵视若无睹,这是为什么呢?
②实际上从达尔文开始,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蜜蜂采蜜的专一性。蜜蜂是重要的花粉运输工具,花粉必须被运到另一朵同种植物的花上才能受精繁育出果实和种子。如果世界上只有桃花,那双方的交易就能很轻松地进行。但是世界上的植物不只桃花一种,如果每种花都敞开提供花蜜,那么蜜蜂在放开肚子大吃大喝的时候,就会沾上各种各样的花蜜,结果就是乱点鸳鸯谱——杏花的花粉可能“偷跑”到桃花的雌蕊上,如此非但没有结果,反而因占了“名额”而耽搁正常桃花花粉的“表白”,从而误了双方的繁殖大计。所以对植物们来说,避免这种浪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蜜蜂尽量专一地为自己工作。于是出现了蜜蜂单恋一枝花的现象,那么植物耍了什么样的“小花招”呢?
③原来植物跟蜜蜂之间有专门的“接头暗号”。就像不同的饭店有不同的招牌一样,不同的花朵也会打出自己的特色招牌——比如春兰花清香的气味和洁白的颜色,正如口味清淡的粤菜馆子;而颜色鲜艳气味浓烈的月季花,就像浓郁热烈的烤鸭馆子——来吸引蜜蜂。其实蜜蜂也是一个比较挑的主儿,对黄色和蓝色的花朵情有独钟。这与不同动物的视觉有很大的关系,鸟类对红色比较敏感,而蜂类则对黄色和蓝色比敏感。
④此外,植物还通过散发香味来吸引蜜蜂。因为鸟儿的鼻子不太好用所以由鸟类服务的花朵通常没有气味,而蜜蜂的“专属”花朵通常有香甜的气味(那是酯类化合物的味道)。
⑤除了颜色、气味不同之外,花朵们还会在花蜜中添加一些特别的“惊喜”——槲皮素或者阿魏酸的苦味物质——来赶走很多偷吃的虫子,避免花蜜被盗食。不过蜜蜂却会迎难而上,这点苦味对它们来说不算个啥儿。然而面对外面的花花世界,植物又是怎样保证蜜蜂不会换口味的呢?
⑥真相就是蜜蜂有着自己的记忆效应,特别是蜜蜂和熊蜂都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它们会把之前采集花蜜的经验运用在后续的工作中。可是即便有了工作经验的积累,蜜蜂还是喜欢偷懒,喜欢简单重复劳动。如果把不同形态的花朵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区域,那么蜜蜂就会持续选择一种花朵进行采集;当不同形态的花朵被均匀分散在一个区域的时候,蜜蜂的懒惰劲儿就上来了,变得不那么挑剔了。蜜蜂在作出选择之前往往有4-5秒的考虑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发现了相同的花朵,那么蜜蜂一定会去采那朵相同的花朵。如果没有,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加选择地进行采集。为了“投其所好”,于是植物们经常大片大片地开花了。回到文章开头,柑橘和咖啡们显然不满足这一点,那她们又是如何让蜜蜂一心一意为自己服务的?
⑦秘密就在于它们的花蜜中含有咖啡因。正如我们人类喜欢喝咖啡、喝茶一样,蜜蜂对这玩意儿也会上瘾。美国《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表明:咖啡因正是让蜜蜂忠诚专一的物质。正如咖啡因会刺激人类的大脑一样,这种化学物质也可以刺激蜜蜂的大脑,特别是其中一个叫蘑菇体的脑区域,这一区域跟气味的学习和记忆有关。咖啡因的摄入使得蜜蜂深刻地记住了在柑橘和咖啡花朵上采集花蜜这件事情。所以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蜜蜂都离不开这种特殊味道的花蜜了,所以蜜蜂会单恋一枝花也就不足为奇了。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柑橘和咖啡的花蜜中含有咖啡因,咖啡因的摄入使得密封深刻记住了在柑橘和咖啡花朵上采集花蜜这件事情,因而蜜蜂对它们的花蜜情有独钟。 |
B.蜜蜂喜欢偷懒,喜欢简单重复劳动,当不同形态的花朵被均匀分散在一个区域的时候,即使在4—5秒的考虑时间内发展了相同的花朵,蜜蜂也会不加选择地对其他的花朵进行采集。 |
C.蜜蜂有自己的记忆效应和比较强大学习能力,这是蜜蜂“单恋一枝花”的重要原因。 |
D.花粉必须结合到另一朵同种植物的花上才能繁育出果实和种子,蜜蜂是重要的花粉运输工具。 |
对下列文章理解不正确的 一项是()
A.花粉吸引蜜蜂主要靠气味、颜色和苦味物质。 |
B.地段运用了举例子和打比方的方法说明植物蜜蜂之间有专门的“接头暗号”。 |
C.文章语言生动,如题目“蜜蜂为何单恋一枝花”读来让人兴趣盎然;表达通俗易懂,用“乱点鸳鸯谱”、“偷跑”、“表白”等词句形象地说明了花朵如何通过蜜蜂传播花粉。 |
D.蜜蜂喜欢杂取各种不同的花粉,有利于植物的繁殖。 |
小明妈妈打算在经营花场的同时养殖蜜蜂,如果你是小明,为了提高蜜蜂采蜜的效率和质量,你会给妈妈在种植花卉方面提些什么建议?
他十分痛苦地想着,五年来第一次恶狠狠地骂开了娘。难道他能料到这种飞来的横祸吗?老天爷给了他一副什么都经受得起的、结结实实的身板。他回想起小时候跟风比赛,飞快地奔跑,爬起树来跟猴子一样灵活,四肢有力、肌肉发达的身子轻而易举从这根树枝挪腾到那根树枝上。但是动乱的岁月要求人们付出超人的力量和意志。他没有吝惜,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以不灭的火焰照亮他生活之路的斗争。他献出了他拥有的一切,到了二十四岁,风华正茂之时,正当胜利的浪潮把他推上创造性幸福生活的顶峰,他却被击中了。他没有马上倒下,而是像一个魁伟的战士,咬紧牙关,追随着胜利进击的无产阶级的钢铁大军。在耗尽全部精力以前,他没有离开过战斗的队伍。现在他身体垮了,再也不能在前线坚持战斗。唯一能做的事是进后方医院。他还记得,在进攻华沙的激战中,一个战士被子弹打中了,从马上跌下来,摔倒在地上。战友们给他匆忙地包扎好伤口,把他交给卫生员,又翻身上马,追赶敌人去了。骑兵队伍并没有因为失去一个战士而停止前进。为伟大的事业进行斗争的时候就是这样,也应该是这样。不错,也有例外。他就见到过失去双腿的机枪手,在机枪车上坚持战斗。这些战士对敌人来说是最可怕的人,他们的机枪给敌人送去死亡和毁灭。这些同志意志如钢,枪法准确,他们是团队的骄傲。不过,这样的战士毕竟不多。
现在,他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不幸等待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就这样成为战斗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成了自己的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这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
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他站起来,朝大道走去。一个过路的山里人赶着四轮马车,顺路把他拉进城里。进城后,他在一个十字路口买了一份当地的报纸。报上登着本市党组织在杰米扬•别德内依俱乐部开会的通知。保尔回到住处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他在积极分子会议上讲了话,自己也没有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在大会上讲话。
1、上文选自俄国作家写的《》。
2、保尔是如何说服自己放弃自杀念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段的内容,在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上,说说你从保尔的身上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泉(韩静霆)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二胡,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采,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触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揉碎了的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醒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萌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请说出文章标题“听泉”的意思。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自然段中写到小泽征尔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作者认为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对净化人们心灵的音乐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的_____和________。这篇散文多处出现“泉水”,根据语境,分析加点的词语,按要求填空。
①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
②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
③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④杨萌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第____句和第_____句“泉水”的意思相同,都指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句和第_____句“泉水”的意思相同,都指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文章用“演奏”而不用“欣赏”是因为去演奏它,会更深刻地理解乐曲。 |
B.杨荫浏和阿炳,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这是因为钟子期对俞伯牙不能像杨荫浏对阿炳让那样,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 |
C.文章主要用寻访、谈心、谈艺、谈琴、录音、取题等情节详细地描述了杨荫浏抢救并传播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过程。 |
D.《二泉映月》表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伤”,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