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乙)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沽,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国焉得无亡乎!

﹣﹣《韩非子•猛狗与社鼠》

注:①升概,这里是指用器具量酒。②县,通“悬”。③迓(yà),迎接。④社鼠,在社坛下掘穴而居的老鼠。⑤涂阤(zhì),(木板周围的)泥崩塌。⑥壅,堵塞、蒙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③而狗迓而龁之  

④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  

(2)概括两文阐发的一种共同主张并分别说明其提出的缘由。

(3)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课内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未尝识书具()(2)父焉()
(3)自是有名()(4)每日出()
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⑤叩⑥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⑦此,酷类其声耳。”
【注】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 ⑤款扉:款,敲;扉,门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 不能名其一处 名:
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 走:
③款扉扣之 叩: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无敢哗/有乔山人善弹琴 B.一再之/今客
C.弹絮为业 /从草为林 D.酷类声耳/稍稍宾客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用“/”画出下列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为表现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甲乙两段选文都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不属于侧面描写的选项是()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凄禽寒鹘,相和悲鸣。

阅读《王冕读书》,回答小题。
王冕者,诸暨人 。幼贫,父使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注: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 ②陇上:田边的高地。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暮乃其牛:
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夜 坐 佛 膝 上 执 策 映 长 明 灯 读 之 琅 琅 达 旦。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作者是怎样叙述王冕痴迷于读书的?请将原句抄写在下面。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口 技(节选)王安石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中力拉崩倒之声屋许许声
③群响毕 ④不能其一处
翻译下面句子。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撤屏视

A.不能称前时 B.大兄何见事晚乎
C.中间力拉崩倒 D.余闻也久

结尾用五个“一”列举道具,有何作用?你身边还有口技一样的民间技艺或健康的民风民俗吗?请你列举一例。(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画一处)余闻之也久。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未尝识书具()(2)即书诗四句()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4)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或以钱币乞之
B.借旁近与之于舅家见之
C.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
D.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从“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