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 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 2:.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   (填字母,下同),后   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3)实验室收集CO 2可用的方法是   (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 2中混有H 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 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查阅资料:I.H 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 4溶液反应。

Ⅱ.CO 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 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   (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 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气体的净化(除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  ,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3)C实验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试管①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  (填“强”或“弱”),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则x、y分别是  (填化学式)。

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

(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 。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 色,证明原粉末中含生石灰;再向滤液中加入 ,看到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镁粉和铝粉;

猜想五:

【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向滤液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E。

【实验结论】

不溶物D是

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 正确,理由是

【原理探究】

小吴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 (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拓展活动】

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时首先生成一种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列是中学化学常用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可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高锰酸钾固体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正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 ,实验前应先 ,再加入药品。实验结束时应注意先 ,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

实验室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有一瓶无色溶液的标签因受到腐蚀而破损,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是什么溶液呢?

【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可能是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中的某一种溶液。

【推理分析】小组同学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分析:

(1)甲同学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 溶液。

(2)乙同学认为也不可能是硝酸钾溶液,他的依据是

【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溶液中的哪一种,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钾溶液

【实验反思】

(1)丁同学认为丙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2)在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丁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丙同学实验所得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 ,振荡

沉淀溶解

该溶液是碳酸钾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为防止标签受到腐蚀,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里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

(3)实验室里为制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将实验装置按B→C→D→E顺序连接,则D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 (填名称);C装置内加入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

(4)若用装置A制取气体,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