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  ,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3)C实验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试管①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  (填“强”或“弱”),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则x、y分别是  (填化学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科学拓展课中,甲同学向两个充满CO 2气体的塑料瓶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Ca(OH) 2溶液。迅速盖紧瓶盖后充分振荡,结果发现两个塑料瓶都变瘪。他认为据此实验现象,可以判定NaOH和Ca(OH) 2均能与CO 2发生反应。

(1)乙同学认为上述判定方法还存在不严密之处。他的理由是   

(2)两同学根据B瓶中出现的浑浊现象,判定Ca(OH) 2与CO 2发生了反应,提出了可以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角度去判断。那么,若要判定NaOH和CO 2发生了反应。在排除了(1)中的干扰因素后。接下来的方法是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了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 2O 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3.1毫克、5.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mL H 2O 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其目的是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   

(3)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请说明其理由:   

镉是重金属污染中最受关注的元素之一。已有研究表明,秋华柳对镉具有较强的耐受和富集能力。为研究秋华柳受镉污染时,体内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选取生长基本一致的幼苗,在不同镉离子浓度的土壤中进行分组实验。18天后测量植株各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如图。

(1)由图可知,秋华柳叶片铁元素含量与镉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2)由实验结果可知,秋华柳   的变化可作为其受镉污染程度的指示。

(3)对镉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可采用化学沉淀法,即将土壤溶液中的镉离子形成沉淀物而降低污染。已知氯化镉易溶于水,碳酸镉和氢氧化镉难溶于水。下列物质可用于处理土壤镉污染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氢氧化钙

C.

碳酸钙

D.

氯化钠

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某兴趣小组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探究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方案Ⅰ:在两玻璃片上同时分别滴加少量相同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2张湿润的pH试纸分别置于距玻璃片上方15厘米处(如图甲),比较2张pH试纸变色的时间。

方案Ⅱ:将一支约35厘米长的玻璃管水平放置,将一湿润的pH试纸置于玻璃管的中间。在玻璃管两端同时分别滴加2滴浓氨水和浓盐酸后,迅速塞上橡皮塞(如图乙),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

(1)方案I实验中,观察到两液滴间的上方出现白烟。针对此现象,你的合理猜想是   

(2)请指出方案I的两点不足之处   

(3)多次进行方案II的实验,均观察到试纸先变蓝色,得出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为使该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还应继续研究   

小敏研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序号

盐酸溶液浓度

2分钟内产生氢气的体积

1

5%

10mL

2

15%

28mL

(1)图甲中A、B仪器可以组装一套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利用该装置时A中的   管接c。

(2)他选用2克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和同体积5%、15%的稀盐酸进行实验。获得表格数据。由此推断实验是通过   来体现反应快慢的。

(3)小敏分析数据得到如下结论:锌与盐酸反应快慢与盐酸浓度有关,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快。其他同学认为结论不可靠,他们的依据是:   

(4)实验中小敏发现锌与盐酸反应时,一开始产生氢气速度并没有随盐酸浓度的减少而减慢,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由此作出猜想:锌与盐酸反应快慢还与   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