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为  ;b为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CO2通过E装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小明在实验中用C装置收集到一瓶CO2,为了弄清其中道理,他采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是  (填数字序号)。

①置之不理   ②查阅资料 ③交流讨论 ④请教老师

(4)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2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K3、K4.将20mL水注入锥形瓶F中,关闭弹簧夹K1,振荡瓶F,打开弹簧夹K2

无明显现象

关闭弹簧夹K2,打开弹簧夹K4,将20mL 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H中,关闭弹簧夹K4,振荡瓶H,打开弹簧夹K3

锥形瓶G中的热水剧烈沸腾

[实验分析]锥形瓶G在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  

[实验反思]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  (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帮助小红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并研究CO2的性质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装入药品之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2)实验室里制取一瓶CO2气体,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A”或“B”)。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动,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a→    (填接口小写字母)。检验本实验中CO2已经收集满的操作是  

(3)将收集到的CO2气体按图D进行实验,可观察到蜡烛熄灭。通过该实验可知CO2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密度比空气大 b.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知识后,对金属钙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非常感兴趣,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对金属钙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钙能否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取一粒金属钙投入盛有50mL水的烧杯中,钙粒与水剧烈反应,四处游动,产生气泡,溶液出现浑浊,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发热。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往烧杯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金属钙能与水反应。经进一步检验,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请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与反思】反应结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澄清的原因是   

(2)对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OH) 2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该小组称取10.0g干燥剂样品于控温电加热器中,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A、B、C中药品足量,实验操作正确)

【实验数据记录】充分反应后,产物被完全吸收,A装置增重0.9g,B装置增重2.2g

【分析与结论】该包干燥剂的成分有   (填化学式),其中Ca(OH) 2的质量为   g。

【反思与拓展】

①停止加热后,需要通入N 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②若没有C装置,会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小的成分是   

请结合A、B、C、D、E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进行CO 2性质实验时,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C中试液变红色,D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B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D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填序号)。

A.H 2 B.O 2 C.NH 3 D.SO 2

(4)图E中四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氧气,在初中化学实验室中,更符合环保、节能、安全要求的方法是   (填数字序号)。

某化学小组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制备与性质产生兴趣,他们了解到下列化学史及相关信息:

I.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吕布兰法和索尔维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 NaHCO3和NH4Cl,请写出碳酸氢钠的一种用途:  

II.索尔维法的原理: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Ⅲ.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

IV.Na2CO3与HCl的反应分步进行,首先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

【实验目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

【实验设计】

步骤1:关闭K1,打开K2使氨气进入装置C,调节气流速率,待装置C中气流平稳后,打开K1通入CO2

步骤2:待装置C的锥形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K1停止通CO2

步骤3: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即得碳酸氢钠固体。

步骤4:将所得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制取碳酸钠。

【表达交流】

(1)装置B中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锥形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作用是   (填序号)。

A.用于添加饱和食盐水 B.平衡气压 C.冷凝回流CO2

(3)步骤2中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  

(4)步骤3中“低温干燥”的原因是  

【反思评价】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  

【延伸拓展】该小组继续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D集满氧气后,集气瓶应   (填"正立"或"倒立")在桌面上。

(3)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装置。小红同学利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小伟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 2的CO气体还原Fe 2O 3,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选用),选用装置乙的目的是   ,按气体流向从左到右,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乙→   →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