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的性质时,做了如图实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盐酸,观察到黑色粉末很快溶解,并得到蓝绿色溶液,而向放有少量CuO粉末的试管中加入6毫升硫酸溶液,常温下无明显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

【建立猜想】①两种酸溶液的pH不同。(注:pH相同,则单位体积溶液中H +数目相同)

②两种酸溶液中的   不同。

【实验过程】

实验次数

试剂

实验条件

实验现象

1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盐酸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2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

常温

无明显现象

3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克NaCl

常温

黑色粉末很快溶解。溶液呈蓝绿色

4

0.2克CuO粉末+6毫升pH=0的硫酸+0.35      

常温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常温下,pH相同的盐酸和硫酸溶液于CuO反应现象出现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促进了反应的进行。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提供以下所示的常见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D     H     
(2)实验室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O2时,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               
(3)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实验室采用该反应来制取O2,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双氧水,则气体发生装置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
(4)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NH4Cl和固体Ca(OH)2加热制得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制取和收集NH3必须选用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
(5)若直接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O2
O2    口进入;若在装置中充满水,则
O2应由    口进入(填编号)。

C u 可以形成化台价为 + 2 + 1 的化合物。其中 + 1 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氧化亚铜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

回忆教科书中有关"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的主要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溶解】称取 5 . 0 g 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步加入盛有 10 m L 水的烧饼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尚未向烧杯中加入的粗盐质量。
【过滤】……
【蒸发】……
【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提纯后的精盐转移到纸上,称其质量,计算精盐的产率。
精盐的产率 = 精盐的质量 5 . 0 g - 尚未向烧杯中加入的粗盐质量 × 100 %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蒸发过程中,待蒸发皿中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滤液蒸干;
(3)某同学所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产率明显偏低(选填字母序号)

A.

溶解时将 5 . 0 g 粗盐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过滤

B.

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C.

提纯后的精盐尚未完全干燥就称其质量

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清回答下列问题:
85.png

(1)指出装置 A 中的错误之处:①;②.

(2)纠正错误后,完成以下实验内容:
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开始时应检查装置 A .

③若要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 A 与装置 C 中的导管连接顺序序是 a ,观察到装置 C 中的现象是.
④装置 A 与装置 B 连接,观察到装置 B 中现象是,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


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反思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
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