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物,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
2CO2,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 (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比较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实验课上,小明在完成庸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如图),止水夹没有夹紧,除了红磷燃烧的现象,同时他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小明的实验.测定氧气含量的结果会(“偏大”或“偏小”).
如图是某同学正在绘制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1)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原因可能是(写一点即可)
化学实验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增强了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现有如下实验:
若请你将实验C归类,你会选择组(填“A”或“B”),理由是.
用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图表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微观模拟图,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C属于物质分类的(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请从微观角度说出你的判断依据从微观角度解释由B到C变化的实质.
目前,在所有节能与新能源车型中,混合动力车型相对成熟.当前的混合动力汽车一般是指内燃机车发电机,再加上蓄电池的汽车.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该汽车外壳由钢制成,主要是利用钢具有的物理性质;推广使用混合动力汽车的目的是;此种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小型的内燃机燃烧汽油(主要成分为辛烷:C8H18)来提供动力,请你写出辛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当爬坡或遇路况不好时,蓄电池开始工作来补充动力,蓄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