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物,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2CO2,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 (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比较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
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以下物质:①金刚石 ②石油 ③干冰 ④一氧化碳 ⑤石墨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填序号,下同);(2)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 ;(3)具有毒性的气体是 ;(4)能做润滑剂固体单质是 。
(用正确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1个银原子 (2)2个碳酸分子
(3)3个硫酸根离子 (4)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观察与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科学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甲乙丙
(1)甲图实验中,装 的注射器更容易被压缩。
(2)人类每年从自然界提取大量的金属,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和一氧化碳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铁常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其 性。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与 、 等物质作用的结果。乙图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 ,喷漆可以延缓锈蚀,其防锈原理 。
(3)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图中 (填“a”或“b”)曲线表示镁的反应。根据丙图,还可推知反应结束时,镁、铁消耗盐酸的质量比为 。
小明同学去黄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水样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过滤操作。
①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②操作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求①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高铁酸钠中钠、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16.6g中高铁酸钠含钠元素的质量为 g。
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1)为防止资源浪费,燃烧时通常将煤块变为粉末状,其原因是 。
(2)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制取轻质碳酸钙粉末是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作用,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其原因是 。
(4)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 CaCl2 + NaHCO3=========CaCO3 ↓+ NaCl + HCl;
② CaCl2 + 2NaHCO3=========CaCO3 ↓+ 2NaCl + CO2 ↑+ H2O。
你认为 (填“①”或“②”)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