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冬之忆

王紫研

①冬天总是令人难忘。

②假如我是动物,一定是冬眠动物,挨不过这刺骨的寒冷,乐得把一季的苦痛换一席长梦。当然也可以做南飞的大雁,但我又懒,受不了那颠簸,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挖个洞把自己埋起来,待明年春暖花开,我醒了,又是生龙活虎。

③但老天爷不让我做动物。逃不过这个宿命的季节,所以只好想办法给自己“冬眠”﹣﹣周末了,管它作业如山,先给自己放个假,吃过晚饭,急往被窝里钻,一边享受着惬意的温暖,一边想着明天是必须早起的。可谁承想,到了早上,却是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依然半梦半醒魂游天外„„冬天,就是一个个和寒冷“搏斗”的季节!

④东北的亲戚说下雪了,才猛地想起北京已经好久没见一星半点雪末了。连续的暖冬快要让人忘记雪花的模样,记得小的时候也下过挺大的雪,奇怪怎么天气越“暖”自己却越来越怕冷?

⑤小时候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呢?开动记忆的搜索器,找到一些零散的片断。

⑥天麻麻亮,奶奶就起身了,她习惯每天早起赶去菜场买菜。我闹着要跟她一起去,她说外面好冷的,丫头再多睡会儿。我说我不怕,非要起来不可,可奶奶还是撂下我一个人走了。“好玩”的事都不带我去,让我每每失望落寞之极。

⑦下雪了,轻轻柔柔满天飘落,伸手去捧,在指缝里倏地溜走了。门外墙边有一堆砖,已经积了薄薄一层雪,从砖面上刮下一层,捏成一团,和小朋友打雪仗,兴奋得满脸通红。结果浑身衣服湿透,回去被妈妈狠骂一通,呵斥着换衣服。

⑧冷吗?真的很冷。小学规定不准戴手套,据说是为了锻炼小孩子的意志,做早操的时候寒风凛冽,十指连心地痛。坐在教室里,虽然有暖气,但教室门总是被捣蛋的男生们一次次故意打开,一脸怪笑地向冻得瑟瑟发抖的我们发出挑衅,所有脚趾都毫无知觉,手指也麻木得不听使唤,偏偏还被老师叫到黑板前去做题目。使出吃奶的劲儿勉强握住粉笔,扭扭捏捏写出来的字就只能连猜带蒙„„冬天,就是恨透了那些“坏小子”的季节!

⑨真正的冬是属于北方的,记忆中北方的雪就像一位硬汉﹣﹣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一整夜便厚可没膝,一积就一个多星期,捧在手里不化,踩在脚下硬成冰,尽显着雄奇的风格。和三五好友手牵着手,踩着滑溜溜的冰面小心翼翼挪行,每一步都要付出极大勇气。不时从冰层下面传来“哗啦啦”一阵闷响,便齐刷刷被吓得尖声惊叫,定格一样地僵住,仿佛冰面上随时会豁开大口把我们吞进去。当蹚过地雷区似的连挪带滑溜到岸边,虽然面色如土,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

⑩原来,冷,可以让记忆如此饱满。

(1)根据提示,补写文章的情节。

①闹着要跟奶奶外出

  

  

  

(2)第②段中作者把自己想象成“动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下雪了,轻轻柔柔满天飘荡,伸手去捧,在指缝里倏地溜走了。

②当蹚过地雷区似的连挪带滑溜到岸边,虽然面色如土,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刺激和兴奋。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最后一段文字的理解。

(5)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描写方法 内容主旨 句段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内现代文阅读(共6分)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
“一步一步”包含什么意思?
这两段景物描写,暗示老山界山路的特点是 ;老山界山势的特点是

阅读短文。(13分)
人间最美的读书声
①在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接壤的地方,苏姗带着一脸惊恐蜷缩在一个废弃的土屋里。很长时间了,她的胸口还在剧烈地起伏着。
②过了很长时间,苏姗的心绪才舒缓下来,她心力憔悴地走出土屋,眺望着家乡霍姆斯的方向。她看到,远处山路上,逃离战火的难民正源源不断地涌来。持续了一年多的叙利亚国内动荡,使叙利亚民众饱受战火的摧残。
③苏姗曾是大马士革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家乡霍姆斯一所中学教书,看着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学生、明亮的校舍,她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幸福生活中。
④可是,这种幸福的生活没有持续多久,国内就发生了严重的动乱,各种政治派别风起云涌,人们互相攻击、谩骂,最后导致了武装暴乱。这种动乱的局面,也彻底地改变了苏姗平静的生活。学校停课了,教师们也各奔东西。大街上,枪炮声一天紧似一天……
⑤为了躲避战火,苏姗随着逃难的人群,带着自己唯一的一样东西——一块小黑板,长途跋涉,最后,逃到了叙利亚与土耳其相接壤的边境。她看到逃难人群中的儿童,心想,如果不是动乱,这些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读书,享受幸福。可是,现实使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布满了阴云和惆怅。想到这里,苏姗心将带出来的那块小黑板挂在土墙上,用粉笔写下一行字:我们的学校开学了!然后,她将孩子们带到小黑板前的空地上坐下。
⑥她站在黑板前,看着眼前一双双天真无邪地眼睛,深情地说:“孩子们,我们的这所特殊学校开学了!无论我们国家发生了什么,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只有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好我们美丽的祖国和家乡。”说到祖国、说到家乡,苏姗的嗓音哽咽起来,眼睛里噙满了晶莹的泪水,她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也噙满了泪水,有的人还轻轻地抽泣起来。
苏姗抑制住心中的悲伤,在黑板上写下了“和平”、“友爱”、“幸福”几个词。然后,她对着孩子们说道:“今天我们开始上第一课,大家跟着我一起念:和平、友爱、幸福!”
⑧孩子仰起头,脸上露出憧憬地神情,随着苏姗一起朗读起来。那人间最美的读书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传出很远、很远……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苏姗在逃难中,为何所带的唯一一样东西是一块小黑板?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读画线句,说说苏姗黑板上所写的“和平”“友爱”“幸福”这几个词,透露出了怎样的内容?
读完文章,你对文章题目的含义有怎样理解?这个题目很好,你对它作怎样的评价?

阅读《安恩与奶牛》的片断。(13分)
①在瓦尔普峡集市的牲口交易场上,站着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奶牛。她牵着那头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也许是太腼腆羞怯,也许是故意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一块棕褐色的绒线方披肩交叉地盖在她那干瘪瘪的胸上。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得泛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除这几根针之外,在她的灰白的头发上另外还横插着一根。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周围一片嘈杂喧闹: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
②“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
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老妇人的? 能看出安恩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文中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
第②段,安恩反复说“我们”,“我们”指谁?如何理解这个“我们”?
假如我们是安恩的奶牛,我们会对安恩说些什么呢?(不少于50字)

在那颗星子下(舒婷)
(1)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2)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3)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4)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当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5)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上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
(6)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7)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8)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9)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哪儿人多,哪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10)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扛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11)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10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词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地揪住了。
(12)那一天,别提走路时我的膝盖抬得有多高。
(13)慢!
(14)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夸一通,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47分。
(15)放学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 优”。
(16)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17)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缀满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
本文记叙了读书时的几件小事,情节却一波三折,作者巧妙地设计了四个意外,请任意概括写出三个。
开头对母校环境的描写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分)
结尾段划线句,“纤细”与“沉甸甸”看似矛盾实则含有深意,结合句意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于漪的《往事依依》(节选),完成题目。(4分)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第①段中划线词 “搜索枯肠”用得好,说说理由。
小屋里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小时候的“我”为什么竟能百看不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