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去年夏天,重庆某地67岁的何奶奶没等到9岁孙子团团来过暑假,就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亲自去接,没想到孙子不愿意去,在地上打滚哭闹,说奶奶家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父母无可奈何。何奶奶对此很伤心费解,自己会讲故事会唱歌还做得一手美食,团团是她一手带大的,如今到底输在了哪里?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
甲同学说:暑假那么长,那么无聊,没有WiFi和智能手机,怎么熬得过去呢!
乙同学说:何奶奶待团团这么好,讲故事唱歌还为他做美食,这样也太伤她的心了!
丙同学说:子不教,父之过。团团的任性妄为、网络成瘾难道他父母没责任吗?
丁同学说:我觉得网络成瘾的何止团团一个?你看看我们周围的同学……
以上事件和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校名、人名等。⑤不得抄袭、套作。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1)按要求作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里,在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
请以“ 里的文化”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按要求作文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劳动这个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的热议。为提高同学们对劳动的认识,学校文学社要出一期“话说劳动”的专刊,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你可以记叙一次自己的劳动经历,也可以介绍一项自己的劳动技能,还可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看法……题目自拟。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题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人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文题一:
父母的陪伴,朋友的陪伴,书籍的陪伴,音乐的陪伴……陪伴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有你陪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材料作文
材料一: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是下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被称为“当代愚公”。下庄村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村民生活较为贫困。毛相林决心带领村民改变落后面貌,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路来。明确了方向,就要坚定前行。资金不足,他抵押房子去贷款;人员不足,他挨家挨户去说服。期间历经艰辛,但他对选定的道路充满自信,从未动摇。终于,利用7年的时间,他带领村民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道路打通,发展就有了可能。他带领村民继续在致富的路上积极探索,进行了多种会议。他们种植漆树,养过蚕,养羊,但是都失败了。这些经历使他意识到,脱贫致富还是要靠科学。为此,他遍访专家,请教能人,最后决定推广种植脐橙,下庄村得以脱贫致富。
上述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有用的启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要对自己选择的正确道路充满自信,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创造,要敢于尝试,要相信和依靠科学,仅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命题作文
拥抱自然,锻炼身体,社会实线,家务劳动……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能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净化心灵……只要你积极投入生活,用心品味,常常会有收获。
请以“这也是收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口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日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