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知识连结,更懂“记”】

(1)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醉翁亭记》④《满井游记》⑤《小石潭记》

A.①③/④⑤/②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⑤/②③/①

【与篇章连结,更懂“情”】

(2)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①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

【与材料连结,更懂“人”】

(3)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材料二: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材料三: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注释】①夷简:人名。②延州:地名。③砦,同“寨”。

【任务一】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C.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D.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任务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A.丰富,充足    B.供给,供养

②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A.遗憾,心感不足,不满意 B.怨恨

【任务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督将士注坡跳壕,皆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

【注释】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②休舍:休息。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飞事亲至孝  

②饰名姝遗之  

③皆铠以习之  

④秋毫无犯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

【乙】沪邑元宵灯火,以伞灯为最。灯作伞形,或圆,或六角,咸以五色锦笺缀成,磨薄令如蝉翼,上镂人物、花鸟,细若茧丝。一灯之制,经岁始成,虽费百金不惜,但伞灯之出最迟,每俟诸灯兴阑,于百花生日前后始盛。多至二三百盏,间以五彩吴绫折枝花灯,偶缀禽、鱼、蝉、蝶,飞舞若生。又扎彩为亭,高可三四丈,名曰“抬阁”,间饰龙凤,以云母石为鳞甲,上下通明,光照数丈;或二层,或三层,每层以纹绣孩童,扮演杂剧,常扮《长生殿•玉环拜月》,兽炉中香烟一缕,烟际现月宫,姮娥立殿左,左右侍女,各执宫扇,肩上立牛女二星,望之如在霄汉也。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珠常垂处小楼凭。吴绫输与谈笺纸,妙擅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注释】①锦笺,精致华美的纸。②兴阑,兴尽。③绫,比绸缎还薄的一种丝织品。④抬阁:一种民间的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小阁里有人扮饰戏曲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⑤姮娥,嫦娥。⑥茂才:秀才。⑦塍:田埂。⑧擅:独揽,独占。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为宫室  

②罔不因势象形  

③或六角  

④高可三四丈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贻余核舟。

译文: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译文:  

③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

译文:  

(4)请简要说说【甲】文画线部分是如何体现“奇巧”二字的。

(5)结合【乙】文内容,说说“雨苍氏”有哪些感慨。

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③,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

【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②尾:线。③剽(piāo):针尖。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⑦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持就火炀之  

③则第二板已具  

④长其尾而锐其剽  

⑤以成文章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②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3)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

设置铁板→   放置铁范→    →按平板面

(4)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

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

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

汉阴老父真性情 一席箴言烁古今

汉阴老父

范晔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对。温下道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而万人以宁。今子之君,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选自《后汉书•逸民传》)

【注释】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②幸:皇帝驾临。③乱:混乱。④理:治理。⑤父:像君父那样(关爱)。⑥役:役使。⑦茅茨采椽(chuán):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⑧逸:放纵,放任。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方框内。

A.不知何许人   B.我野人   C.子何忍欲人观之  

(3)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5)请从文中选择相应的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皇帝,百姓  →老父,张温  →张温,老父  →张温,老父  

(6)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7)积累链接: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子。

文言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①滑稽,比喻能言善辩。②旬朔,十天或一个月。③比:近来。④惩艾:惩治,惩戒。⑤曩:从前。⑥寻绎:推求探索。⑦省:记。⑧孙搴,人名。⑨勒:此处译为编辑。⑩庶几:或许,差不多。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主人日再食

子墨子起,再拜

B.烨然若神人

吴广以为然

C.久而乃和

而聪明衰耗

D.然负此自放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C.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离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文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从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5)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