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看,需要眼睛;看见,却需要心灵。在浩瀚的星空下,我们能看见自然的伟大;在灵秀的山水间,我们能看见内心的宁静。撑把伞,让个座,绽放一个微笑……在看似不经意的善举中,我们看见了人性的美好;妈妈端来的牛奶、老师鼓励的目光、同学惜别的泪水……在看似不经意的生活細节中,我们看见了点滴的幸福……
请以“看见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作文
德国农学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0%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发芽率高达80%,约为前者的40倍。这是为什么呢?农学家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绝大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即使是短至几分之一秒)的刺激,便难以发芽。即使处于人生的黑夜,也别忘了给自己一缕“光”一缕希望的光,一缕自信的光,一缕面对生活微笑的光……
请以“我得到的一缕阳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根据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夸别人的好,却忽略了自己的好:善良、诚实、任性、认真、坚强……其实人生中最美的是,你终于知道并且坚信自己有多好,不是虚张,不是夸浮,不是众人捧,是内心明明澈澈知道:是的,我就是这么好。
请以“我就是这么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16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秋色已深,木叶转黄,在这金秋时节,史铁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他对母亲真挚情感和对生命深切感悟的《秋天的怀念》,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正如翁秀美老师所说秋天催人奋进,教人惜时, 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在这个季节里收获了什么呢?请以“在这金秋时节,我收获了一份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从“友情、知识、奋进等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注意可以选择自己觉得真正收获的内容来填写。(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个。(3)在文中不要出现隐含学生信息的人名或者校名。
作文(以下两题任选一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淡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5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飘散着淡淡的花香。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shì,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gèn 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héng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