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少述足下:某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乙)

       孙少述,一宇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

【注释】①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②燔(fán):焚烧,③睽:背离,不合。④惟相劳苦:只是相互慰问。⑤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剧:流畅,痛快。⑦解舟:退居江湖。⑧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

(1)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离家乡          B.谋官不顺          C.财物受损          D.身体不适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①急速,赶快。②危急。③通“极”,至。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5)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加点字
阙属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用原文回答问题
(1)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发白帝城》一诗中哪两句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意思相同:________
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文言文《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缚者为者也()晏子避席对曰()
齐人善盗乎()圣人非所与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指出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完成小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秦王唐雎曰寡人与不错意也④寡人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亦闻天子之怒乎 / 嗟夫,予求古仁人之心
B.士必怒/为佣耕,何富贵也
C.要离刺庆忌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
D.今吾十倍之地/徒有先生也

选出句中“为”字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B.以君为长者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D.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揣摩“与臣而将四矣”这句话,说说其“潜台词”的含义:从中表现了唐雎的精神。(2分)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帝尧者,放勋
帝尧者,放勋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⑤百官,
众功⑥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 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 ③便章:治理 ④百姓:百官族姓。 ⑤饬(chì):约束,整顿。 ⑥功:事情。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
B.就如日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亲九族/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D.乃羲、和/ 苟全性于乱世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尧帝为使国家大治,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何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喏。”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夫子何焉为()(2)舍其轩()(3)子墨子之守有余()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苦,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选文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