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
(宋)苏轼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
【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③搜句:作诗。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等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 。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两题。
冷香菊
宋.陈荣卿
晚秋风紧晓霜严,香阵飘飘透竹帘。
荒仅幽林甘冷落,肯于人世学趋炎。、一、二两句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三、四两句颇有深意,请作简要赏析。
(一)
西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箔:是用苇或秫秸织成的帘子。诗歌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风云变化的高潮顷刻,第二句从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两字十足显示了北风狂飙的威力。
按照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却要敞开四面窗户,从中你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胸襟?
(一)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①?
[注释]①苍龙:传说中的一种凶神。这首词中能体现出作者的壮志豪情且常被人们引用以表示战胜困苦艰难决心的是哪一句?
答:这首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入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请结合后两句诗中具体的词句分析山农的心情?
(二)钟山[注]即事(4分)
宋·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住在这里。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诗歌前两句中“绕”和“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