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A.

把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变成蓝色

B.

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氯化铁溶液,有浅绿色沉淀生成

C.

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D.

将燃着的木炭伸入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的干燥剂,制备方法是①CO+ 2HCl = COCl2+ H2↑,②COCl2+2NaOH =CO(OH)2+ 2NaCl下列对帕拉米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C.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D.CO(OH)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4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向80℃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B
除去CaO 中的CaCO3
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
C
鉴别水、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D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的变化

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 ,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2013年12月我国第一辆月球车“玉兔号”登月成功,为开发利用氦资源提供了可能。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氦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
B.氦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3
C.氦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D.在化学反应中,氦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