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甲】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
(节选自《隆中对》)
【乙】
蜀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容雄伟。居刘备前锋,为曹公所围,乃大开门,偃旗鼓。曹公引去,疑有伏兵。云于后射之, 。备明日自来,视昨日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选自《赵云别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时人莫之 许也 |
许: |
|
②由是先主遂 诣亮 |
诣: |
|
③欲 信大义于天下 |
信: |
|
④曹公引 去 |
去: |
|
(2)把文申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②公军大骇,死者甚多。
(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从乙文中,你可以看出赵云的什么性格特点?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自己的朋友圈,却没有关系特别好的朋友。甲文中徐庶对诸葛亮的评价为我们维系朋友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秋夜山居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小题。(6分)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乌 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①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②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作者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请再举一例说明。
历史事件(人物):
一般的看法:
我的看法:
古诗阅读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它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征人怨柳中庸(唐代)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青冢,是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赏析前两句中的“岁岁”、“朝朝”有什么表达作用?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
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