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郢人》

【乙】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yuān ch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注】①鹓鶵,古代传说中的凤凰一类的鸟。 ②练实:竹实,色白如娟,故称。③鸱:猫头鹰的一种。④吓:怒斥声。

(1)下列句子中" "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使匠石斫

B.

自夫子 死也

C.

庄子往见

D.

仰而视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匠石运 成风(斧头)

B.

听而 之(砍,削)

C.

惠子 梁(相当)

D.

鹓鶵 之(经过)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尽垩/而鼻不伤

B.

宋元君/闻之

C.

庄子/往见之

D.

于/是鸱得腐鼠

(4)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叙述了"匠石运斤斫垩"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在惠子死后孤独悲凉的心情。

B.

乙文叙述了"鹓鶵不屑腐鼠"的故事,表达了庄子志趣高洁却不为人理解的心情。

C.

甲文表现了庄子与惠子既是辩论上的对手,又相互成就的关系;乙文表现了庄子的大志向与惠子的小格局的关系。

D.

两文都运用了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等手法,让我们领略庄子寓言"寓实于玄"的现实主义风格。

(5)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试为寡人为之。

②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朗读节奏划分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
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俄③而匮④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⑤于己也,先诳⑥之曰:“与若⑦芧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①狙——音居(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②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的粮食的意思。③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④匮——音溃(kuì),缺乏,不够的意思。 ⑤驯——音训(xùn),驯服,顺从的意思。⑥诳——音狂(kuáng),欺骗,瞒哄的意思。⑦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⑧芧——音叙(xù),橡实,一种粮食。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本文涉及到一个成语是:。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雎曰 (谓:告诉) B.鹰击于殿上(“仓”通“苍”)
C.天下缟素(缟素:穿丧服) D.长跪而之(谢:道谢)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唐雎使于秦②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①徒有先生也②头抢地耳
C.①此庸夫怒也②夫专诸刺王僚也
D.①秦王怫怒②有亭翼临于泉上者

.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秦王叙述“天子之怒”引起战争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炫耀武力,想用战争来进行恫吓。
B.外交辞令中常有言外之意,“与臣而将四矣”的言外之意是他将效法三人,刺杀秦王。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表示秦王已经屈服,说明他已经明白自己所作所为的不对,并主动放弃了这场战争。
D.在唐雎与秦王的这场斗争中,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⑵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有盲子道涸溪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注释:①楯:栏杆上的横木②自分:料想③第:只管④号:呼号,呼叫  ⑤哂:嘲笑   ⑥沈:通“沉”,沉溺,拘泥。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⑦矜严:矜持自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盲子涸溪②视此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哪些启发?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而知新②诲知之乎③与朋友交而不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与课文中哪一则所表达的内容相近?
.你如何看待孔子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诣门生家
(2)、王羲之尝门生家
(3)、姥初有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