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小明选用如图所示的圆柱体 、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
(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圆柱体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②将圆柱体 下部的一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③ ,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2)由 (选填" "或" " ,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
路程S/cm |
26 |
64 |
90 |
时间t/s |
2 |
4 |
|
平均速度v/(cm·s-1) |
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他找来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质量、体积、厚度)。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
聚酯棉 |
软木 |
泡沫 |
玻璃杯发声大小 |
最小 |
最大 |
较大 |
最强 |
最弱 |
较弱 |
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热温度___________。在第2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min。
(2)另一个小组采用如乙图的实验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由像画出平面镜前的物体AB。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 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如图所示。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 cm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 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长度/cm |
像的特征 |
l |
4.0 |
/ |
光般大小变化 |
只有圆光斑 |
2 |
6.0 |
/ |
光般大小变化 |
只有圆光斑 |
3 |
8.0 |
/ |
光般大小不变 |
只有圆光斑 |
4 |
10.0 |
40.0 |
8.0 |
倒立的箭头 |
5 |
12.0 |
24.0 |
4.0 |
倒立的箭头 |
6 |
14.0 |
18.7 |
2.7 |
倒立的箭头 |
7 |
16.0 |
16.0 |
2.0 |
倒立的箭头 |
8 |
18.0 |
14.4 |
1.6 |
倒立的箭头 |
9 |
20.0 |
13.3 |
1.3 |
倒立的箭头 |
(1)凸透镜T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物距u在_______________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物距从开始再到逐渐增大时,则像的大小_________,像距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边小”)
(4)当物距等于7cm时,物体在光屏上_________(填“一定会”“一定不会”“可能会”)成像。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当物像间距(u+v)最小时,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发光体的长度。
(5)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条规律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