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小明选用如图所示的圆柱体 A ( ρ A > ρ ) 、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

(1)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圆柱体 A 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1

②将圆柱体 A 下部的一格浸入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2

     ,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 3

(2)由 F 1 - F 2    F 1 - F 3 (选填" = "或" " ) ,可以验证"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遵义是我国重要的茶产地,水温对茶叶的冲泡效果有很大影响。某物理兴趣小组对紫砂壶、瓷质盖碗、玻璃杯三种常用茶具的保温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1)在进行实验时,同学们用到紫砂壶、瓷质盖碗、玻璃杯、电热水壶、铁架台、量筒、硬纸板、细线、秒表。为完成实验,他们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

(2)表1是同学们通过实验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分析表1中的数据得到表2。请帮他们将表2中空缺的数据补充完整:

表一:

时间

(分钟)

水温(℃)

紫砂壶

瓷制盖碗

玻璃杯

0

98 . 0

98 . 0

98 . 0

2

82 . 5

82 . 0

85 . 4

4

79 . 2

78 . 8

81 . 2

6

76 . 2

75 . 5

77 . 7

8

73 . 4

72 . 5

74 . 4

10

70 . 9

69 . 8

71 . 5

表二:

时间段

温度变化快慢(℃/分钟)

紫砂壶

瓷制盖碗

玻璃杯

0 2 分钟

7 . 75

8 . 00

6 . 30

2 4 分钟

_____

1 . 60

2 . 10

4 6 分钟

1 . 50

1 . 65

1 . 75

6 8 分钟

1 . 40

1 . 50

1 . 65

8 10 分钟

1 . 25

1 . 35

1 . 45

(3)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帮同学们总结实验结论(至少写出两条)。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测量额定电压为 2 . 5 V 的小灯泡的电功率,其中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该同学完成电路连接;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W;

(3)该同学还想利用此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用 5 Ω 10 Ω 15 Ω 20 Ω 的定值电阻替换小灯泡,并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始终为 1 . 5 V ,则要完成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 Ω

某同学对家中某品牌食用油的密度进行测量,请你帮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左侧零刻度线处,天平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端调节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

(2)将盛有适量食用油的烧杯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乙所示;

3)将烧杯中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剩余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107 . 8 g ,则该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 g / c m 3

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

(4)如果你和小周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你应该_______________。

小郑使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如果不能估计电流大小,他应把导线a接到电流表标有_____(选填“﹣”、“ 0 . 6 ”或“ 3 ”)的接线柱上,通过开关来试触并观察。

(2)闭合开关后,他观察到小灯泡正常发光,而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对于该现象,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

A.

可能某处导线断了

B.

可能电流表烧坏

C.

电流表的量程过大

D.

电源的电压过低

(3)某次测量中,小郑不小心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表的指针反向偏转。为弄清原因,他查看了说明书,表头结构示意图如图乙。他作出如下分析:当反接时,电流方向改变,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方向改变,带动指针反偏。你认为小郑的上述分析_____(选填“有”或“没有”)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