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
天末怀李白 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 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 ③,魑魅 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⑤.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有"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2)诗人为什么说"应共冤魂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放飞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本诗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两句矛盾吗?请说明理由。
古诗文阅读。(4分)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①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①陂:山坡
这首诗中、等景物组成了一幅山村生活,这里显得、。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2分
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中动词运用恰当,首句中的""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
诗人运用了、、等凝重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最后两句表达了战士们的决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第一、二句呈现的画面。
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饱含人生哲理。请把你阅读后获得的人生启示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