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戚继光 ①,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 ②.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 ③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 ④,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 ⑤,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 ⑥,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 ⑦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 ⑧,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 ⑨.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自《明史•戚继光传》,有删改)
【注释】①戚继光:祖籍山东牟平,明朝抗倭名将。②卫指挥佥事:官名。③卫所: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数府合设一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④剽悍:矫捷勇猛。⑤薮泽:湖泽。⑥审步伐便利: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⑦大猷:俞大猷,明朝名将。⑧飙发电举: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⑨并著声:都有突出的声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通经史大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乃因地形制阵法/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C.赏罚信/愿陛下亲之而信之(《出师表》)
D.名更出大猷上/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A.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B.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4)"戚家军"为什么会名闻天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中戚继光的形象特点。
御骥怎堪奴役辱,奋蹄只为伯乐扬。
李公蔚市贡马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时,厩②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③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④,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⑤,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⑥,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大梁:地名,现河南开封。②厩:马房。③遽(jù):就。④奋眄(miǎn):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⑤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⑥飞龙:指皇家。
(1)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客许而直未及给(答应,允许) 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
B.因引出(牵引,拉)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C.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聚集、聚会)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用鞭子打)
D.问向时马(原来的,先前的) 吾知所以距子矣(通“拒”,抵御,抗拒)
(2)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而意常不足 足肤皲裂而不知
B.公遂怒捶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至则奋眄 入则无法家弼士
D. 酬以五十万 先帝不以臣卑鄙
(3)请选出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相符的一项
A.选文中“贡马”是一匹千里马,它通体雪白,马尾边有朱红色。
B.沈宣词在王公遂家牵出白马,白马不驯服于沈宣词,王公遂生气地把马打了一顿。
C.选文以“李公蔚买马”为线索,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马之“异”。
D.选文寓理于事,通过千里马数易其主,最终成为名马的故事,表明了人才只有遇“明主”才能尽显其才的道理。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阅马,一阅遂售之。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时下列各题。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 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
②治:处理。
③废:放下。
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汝 父 为 吏 常 夜 烛 治 官 书 屡 废 而 叹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母尝谓曰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B.死狱也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C.我求其生 生亦我所欲(《鱼我所欲也》)
D.其平居教他子弟 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②修闻而服之终身。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得启示。
阅读《出师表》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B.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
悉以咨之 |
C.先帝不以臣卑鄙 |
咨臣以当世之事 |
D.恐托付不效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本文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人格的肯定。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C.选文第一段将先汉、后汉对比,借古鉴今,对后主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谏言。
D.选文第二、三段,诸葛亮追忆往事、剖明心迹,根据刘备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以长辈的身份用苛刻的语气要求后主励精图治、自重自强。
(4)《出师表》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涉及臣子向君主进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诸葛亮和邹忌在进言方式上有何不同。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①,我任 ②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谴:谴责,责备。任:承担,责任
(1)下列语句中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发谷与民, 活万余人 |
活:救助。使……活 |
B.室无贿赂,案无留 牍 |
牍:书信 |
C. 值岁荒,人相食 |
值:遇到 |
D.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
去:离开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树林阴翳,鸣声 上下 |
上有谴,我任之 |
B.太守 归而宾客从之 |
微斯人吾谁与 归 |
C.醒能述 以文者 |
以画竹、兰为长 |
D. 燮开仓赈济, 或阻之 |
今 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
(3)下面对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欧阳修与滁人畅游山水,酒酣而醉,此乐是为山水之乐而醉,更为能与民同乐而醉
B.郑板桥因担心上级拒绝,没有经过申报就开仓赈济灾民,最终遭到了撤职处分
C.郑板桥不仅为官洁廉,勤政爱民,敢于担当,而且富有艺术才华,喜与文人雅士交游
D.欧阳修和郑板桥担任官职,都能情系百姓,造福一方,因而都收到了老百姓的爱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 ①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 鞭马南 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 见水士卒 不尽饮广不近 水士卒 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 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 李广将军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行十余里,广 佯死(佯:假装)
B.广 暂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
C.广之 将兵,乏绝之处(将:带领)
D.与人居则画地为军 陈(陈:通"阵",阵地)
(2)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
B.李广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
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
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鞭马南驰数十里
②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