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钾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高锰酸钾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Ⅰ.不稳定性
(1)如图所示进行实验,KMnO 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16g KMnO 4产生O 2的质量为 g。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 2的原因是 。
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KMnO 4溶液呈中性、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实验1:将新鲜鸡皮在不同浓度的KMnO 4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表
KMnO 4溶液浓度 |
0.002% |
0.01% |
0.1% |
1% |
鸡皮的变化 |
无明显变化 |
边缘部分变为棕黄色 |
全部变为棕色 |
全部变为黑色 |
实验2:将铜片分别浸泡在4种浸泡相同时间,现象如下表。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
实验 |
25mL0.1%KMnO 4溶液 |
25mL0.1%KMnO 4溶液+10滴浓硫酸 |
25mL蒸馏水+10滴浓硫酸 |
25mL1%KMnO 4溶液+10滴浓硫酸 |
|
铜片 质量/g |
实验前 |
0.54 |
0.54 |
0.54 |
0.54 |
18小时后 |
0.54 |
0.52 |
0.54 |
0.43 |
|
[解释与结论]
(3)实验1的目的是 。
(4)实验2中通过对比②和④,得出的结论是 。
(5)实验2中,欲得出"KMnO 4和硫酸共同作用对铜才有腐蚀性"的结论,需要对比 (填编号) 。
(6)实验2中,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Cu+2KMnO 4+8H 2SO 4=5CuSO 4+2MnSO 4+K 2SO 4+ 。
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得到相对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 (填字母序号,下同),检验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的操作是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 ,选择该装置的原因是 。
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节能和减排的问题。如图是某种汽车的燃料燃烧过程示意图
(1)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花塞的作用是 。
(2)将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充分压缩,有助于节省燃料,说明主要原因。
(3)乙醇的含碳量比汽油的低。分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对尾气中炭黑排放量的影响。
(4)利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两种空气中常见的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做制取氢气的实验,取6.5g锌和93.7g稀硫酸放入同一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食用“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有效方法。“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回答下列问题:
(1)“碘盐”中的碘主要指 (填字母序号)。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D.碘分子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做了以下几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滴加稀盐酸,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证明了酸能与碱发生反应。
(2)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
(3)观察到C试管中有 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稀盐酸能与碳酸钾发生反应。
(4)在D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得出结论:稀盐酸能与硝酸银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同学们对反应后C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KCl
结论二:KCl、HCl;
结论三: 。
某同学通过以下两种方法验证结论二是正确的。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法一: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结论二正确 |
方法二:取C中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的 。 |
溶液颜色变红 |
(6)有些同学对方法一提出质疑,认为方法一不正确,理由是 。当我们对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猜想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