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及其化合物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氧原子结构示意图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填标号)。

a. 表示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

b.氧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有8个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

c.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O 2

(2)构成氧气的微粒是       ,氧气经降温和加压变为液态氧后体积变小,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3)水是重要的氧化物,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登山和潜水供氧装置中,过氧化钠(Na 2O 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和氧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自然界中氧循环的环节之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6CO 2+6H 2O 光照 ¯ 叶绿素 C 6H 12O 6+XO 2,则X=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的微粒性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水的组成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相关问题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

猜想二:没有NaOH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

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一正确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的暗紫色固体是  (填名称),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当看到  说明气体收集满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为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F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水蒸气,F中放入的试剂是  

现有18.8g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将其放入烧杯中,再加入127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7g。(温馨提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请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生成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镁不仅能与水反应还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小组同学对此产生兴趣,他们将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氯化铵溶液中并加热,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为确定生成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2)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H2和N2

猜想二:N2和NH3

猜想三:  

[进行实验]

步骤一:小组同学闻气体气味,发现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则猜想  不成立。

步骤二:同学们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A装置中除去  ,再将剩余气体依次通入B、C、D装置中,一会儿后,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铜,观察到B中溶液不变色,C中无明显现象,D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体,试管口有小水珠。装置C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猜想  成立。

[拓展延伸]经过讨论,小华同学认为用点燃木条检验气体的方法代替装置D也能达到相同的探究目的。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2)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氧气, 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某同学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有  (合理即可)。

(4)装置F中的气球是“魔幻可变气球”。实验前,装置F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均处于关闭状态。打开  边(填“左”或“右”)分液漏斗的活塞并轻轻振荡集气瓶,可观察到气球变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