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围绕燃烧实验开展相关研究。
探究一:氢气的燃烧实验

(1)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从图1中选择仪器组装一套随开随停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为 (填编号);仪器B的名称是 。
(2)按图2操作研究氢气的燃烧实验,需用试管收集不同体积比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现用(1)中组装的正确装置制取氢气,如何用试管(假设试管容积为10mL)收集氢气与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写出其操作方法: 。
(3)用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气体做氢气的燃烧实验,结果如表:
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氢气与空气体积比 |
9:1 |
8:2 |
7:3 |
5:5 |
3:7 |
1:9 |
0.5:9.5 |
点燃现象 |
安静 燃烧 |
安静 燃烧 |
弱的 爆鸣声 |
强的 爆鸣声 |
强的 爆鸣声 |
弱的 爆鸣声 |
不燃烧 不爆鸣 |
分析上表信息,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探究二:可燃性粉尘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
(4)用如图3装置研究某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用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衡量,容器内壁的传感器可测出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
①实验过程中需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不能改变的是 、 、 (仅列三种);
②实验测得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如图4所示,其原因是 。

(5)兴趣小组另测得可燃性粉尘浓度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如图5所示,结合图5信息,提出防止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烧的合理建议:①禁止烟火;② 。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热进行火法炼铜的工艺,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就造出“后母戊鼎”(如图15)等许多精美的青铜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Cu2(OH)2CO3
2CuO+H2O+CO2↑
②C+2CuO
2Cu+CO2↑
在西汉时期就开始湿法炼铜的应用,当时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曽青得铁則化为铜的记载,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①属于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
(2)青铜属于(填“氧化物”“单质”“化合物”“合金”之一)
(3)单质铁的金属活动性单质铜的金属活动性(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4)以“绿色化学”的观点,对照火法炼铜,谈谈湿法炼铜的优点
硅烷(SiH4)与甲烷的性质具有许多相似性,如在点
燃的条件下,都能燃烧生成相应的氧化物。SiH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SiH4在空
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今年我国西南地区地区特大干旱历史罕见。为缓解旱情,政府组织实施了多次人工降雨。利用碘化银进行人工降雨就是利用高炮或飞机,将碘化银炮弹发射到高空云团的零度层以上,利用碘化银在高空中分解生成银单质和碘单质,形成人工冰核。这些冰核经过水汽凝聚,形成冰晶。冰晶发展到一定程度,通过零度层下降之后形成降雨。另查资料知:碘的元素符号为I,其常见化合价为-1,化学式为I2
(1)写出碘化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另外一种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名称;
(3)请你提出一个解决水危机的预防性方案:。
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除第(1)、(5)外,其余各小题
均用序号填空】
(1)写出纯碱的化学式;
(2)表中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盐的是:;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 物质 |
醋酸 |
生石灰 |
熟石灰 |
纯碱 |
| 化学式 |
CH3COOH |
CaO |
Ca(OH)2 |
(3)上述四种物质放入相等的水中,所得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4)你认为CH3COOH(其性质类似于盐酸)可以与表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利用表中作反应物(可以加水或与在水中进行),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Ⅰ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
Ⅱ制取氢氧化钠:。
Cu可以形成化台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_______,氧化亚铜___________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
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