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充有的蒸汽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可以与氧气、水反应,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盛有水(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钠块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偶有火星出现,溶液变成红色.依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3)"溶液变成红色"说明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    性的物质.

(4)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盐城盛产海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市场购到粗盐,带回实验室进行提纯。

(1)在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均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1溶液,需称量NaCl固体  g,若用粗盐配制上述溶液,则所配溶液中NaC1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探究活动:以NaC1为原料可以制取金属钠。兴趣小组同学认为Na是活泼金属,能与CuSO4等盐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

[提出问题]Na与CuSO4溶液反应,是否有Cu生成?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Ⅰ.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体积煤油。

Ⅱ.用小刀切一小块钠,放入大试管,塞上橡皮塞。

Ⅲ.打开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入Cu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升至胶塞,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Na在煤油与溶液交界处上下来回振动,表面产生气泡,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2)溶液颜色逐渐变淡,有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固体生成。

(3)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处,气体被点燃。

[查阅资料]①Na通常存放在煤油中 ②煤油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③2Na+2H2O=2NaOH+H2 ④Cu(OH)2CuO+H2O

[实验分析]

(1)根据上述信息,可获知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  (答出一点即可)。

(2)实验中长颈漏斗的作用  (填数字序号)。

①便于添加CuSO4溶液

②收集气体

③防止压强过大冲开活塞

(3)对于产生的气体,有些同学猜想是H2,有些同学猜想是SO2.小组同学经过讨论,排除了SO2,理由是  ,经过进一步实验,确认气体是H2

(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渣滴加足量稀硫酸,滤渣完全溶解。写出滤渣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  

[实验结论]Na与CuSO4溶液反应,无Cu生成。

[实验反思]Na与CuSO4溶液反应无Cu生成,原因可能是  

[定量分析]另取一定量上述CuSO4溶液,完成下列实验。利用数据,计算无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滴入的酚酞溶液质量忽略不计。)

化学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改善环境]温室效应和酸雨会威胁珊瑚礁生存,我国开展了南海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

(1)我们把pH  (填“>”、“<”成“=”)5.6的降雨称为酸雨。

(2)为改善生存环境,倡导“低碳”生活,建议使用清洁能源。写出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  

[探测资源]近期,我国向月球背面成功发射一颗中继通信卫星,助力探测月球资源。

(1)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He﹣3,H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填字母序号)

(2)月球土壤中有天然的铁、铅、银等金属颗粒。根据铁锈蚀的条件分析,铁在月球上不易锈蚀的原因可能是  

[研发材料]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

(1)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所示,据图可得到的信息是  (填字母序号)

A.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

(2)如图是一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查阅资料]常温下,氯化镁溶液呈中性。

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2Mg+SiO2Si+2MgO,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  (答出一种即可)。

②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过滤时液面应  (填“高于”或“低于”)滤纸边缘。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盐酸、  、(填化学式)。

③简要叙述检验盐酸已过量的方法  

④上述已知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工业上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高浓度的烧碱溶液(含NaOH 35%~48%),某兴趣小组欲验证一化工厂生产的NaOH溶液是否达到了高浓度标准,进行了如下操作,请你参与计算:

(1)用37%的浓盐酸配制200g7.3%的盐酸,需要加水(密度为1g•mL1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采集该化工厂电解槽中的NaOH溶液20g,向其中滴入所配制的盐酸,当溶液的pH=7时,消耗盐酸100g,判断电解槽中NaOH溶液是否达到高浓度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为了探究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铜不反应而锌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写出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告诉学生,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反应且产生气体。

[提出问题]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其中气体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作出了猜想。

猜想一:氢气;

猜想二:二氧化硫;

猜想三: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

(1)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和碱性溶液反应

(2)H2+CuOCu+H2O

[实验探究]师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部分仪器省略),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实验步骤

主要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

装置B中的现象是  

有二氧化硫生成

②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

装置D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

猜想  正确

③停止加热,将铜丝上提,向装置A中玻璃管鼓入空气

/

/

④冷却,将A中液体用水稀释

A中液体变为  

有硫酸铜生成

[表达交流]

(1)在步骤③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2)请完成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拓展]

(1)若将装置A中铜丝换成锌片,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变小,装置D玻璃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2)下列各组药品能够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填序号)。

①锌、铜、稀盐酸②锌、硫酸铜溶液③锌、铜、氯化镁溶液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  (填“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4)装置C、D、E、F在实验室中都可收集气体,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填字母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5)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2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  

A.MN段

B.NP段

C.PQ段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时几乎不再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