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有五瓶标签损失的物质A、B、C、D、E,它们分别是硫酸铜固体、氯化钠固体、硫酸钾固体、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请根据下列操作鉴别它们:
D: (填化学式);E: (填化学式).
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 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 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 .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 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虽然实验的现象不同,但都能证明CO 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实验过程中需要吸收CO 2时,大多会选择NaOH溶液,但是,检验CO 2时常常选择新配制的澄清石灰水,请简要解释原因 .
请对如表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评价(填写评价序号),并注明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
评价 |
化学反应类型 |
MgCl 2 |
② |
|
Al+O 2 |
③ |
|
HCl+NaOH═NaCl+H 2O |
① |
|
2Fe+6HCl═2FeCl 3+3H 2↑ |
④ |
|
评价序号:① ② ③ ④ 。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 .
(1)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刚出现浑浊时, (填写"可以"或者"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2)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 (填写字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
A.36:3 B.40:3 C.48:3.
水的天然循环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淡水,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烧杯天然水样,欲对水样进行净化,观察发现水样略带颜色并呈现浑浊,首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水样净化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向滤液中加入一个活性炭包,其目的是 .
自然界里丰富多彩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就像一架"显微镜",带领我们一步步地深入认识和研究物质,使我们学会了"用微观眼光看世界"。
(1)若" "表示一个甲烷分子,则"
"表示 (填写化学符号),甲烷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