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晚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谣言进行了破解。
(1)专家批驳了"可燃面条是问题食品"的谣言。面条由面粉制得。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
①根据面粉能燃烧的事实,推知面粉具有 ;
②面粉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2)科研人员模拟人体内部环境,使用西红柿和蟹肉进行实验,发现蟹肉中微量的有机砷(C 5H 11AsO 2)没有转化为有毒的砒霜(As 2O 3),证实"食物相克:西红柿和螃蟹一起吃会产生砒霜"是谣言。
①在西红柿和蟹肉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②若有机砷转化为砒霜,该转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As 2O 3中砷元素的质量分数 (列计算式即可)。
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而又用之不竭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①乙醇可利用农作物发酵制得,农作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然后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写出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
②氢气是一种未来理想的能源。现通过生物法制得的氢气中混有CO2、O2和水蒸气等(氢气的体积分数通常为60℅~90℅),为了得到纯净的氢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灼热的Cu丝和干燥装置。该除杂方案是否正确?,理由是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工程可用下图表示:
⑴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⑵分析以上过程模拟图,你能总结出一条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做营养师,我来配食谱。”我们来帮小明同学完成下列食谱。
除了水和无机盐之外,上表食谱中,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两种);我认为小明列出的食谱中还缺少一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____________,“我的补充”是_________(填写获取该营养素的一种食物名称)。
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很多。想想看,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质分别含有什么化学成分(填化学式):(1)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干冰中的“冰”是指;(2)天然气是常用的气体燃料,天然气中的“气”是指;(3)纯碱是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纯碱中的“碱”是指;(4)碘酒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酒中的“碘”是指。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 B.分离空气 |
C.加热高锰酸钾 | D.分解过氧化氢 |
E.
(1)相信你在E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