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
(1)现有如图1装置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填标号,下同)和 。
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③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二 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
H2O2质量分数/% |
pH |
温度/℃ |
每分钟气泡数 |
1 |
30 |
5 |
20 |
|
2 |
30 |
6 |
20 |
|
3 |
30 |
11 |
20 |
|
4 |
15 |
11 |
30 |
|
5 |
a |
11 |
b |
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 。
②a= ;b= 。
实验三 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3)实验方案如下: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3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 。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 。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 。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和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药品通常盛放在 里;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名称是 ;
(2)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
(3)用量筒量取8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 8毫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势在必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 (答一点即可)。
(2)请写出酸雨的危害 (答一点即可)。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一条优点 。
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
(2)从灭火原理角度回答,为什么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
(3)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涤纶、锦纶(尼龙)和腈纶属于合成纤维,请写出一条合成纤维的优点 。
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老师让甲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清水变牛奶,牛奶变雪碧"。A、B、C三种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实验活动】

[交流讨论]同学们根据新奇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乙同学:"清水变牛奶"就是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丙同学:"牛奶变雪碧"就是白色浑浊消失,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大家都点头认同。
[提出问题]甲同学:A、B、C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能出现上述现象呢?
[解释结论]丁同学:根据步骤2的现象可确定C为 (填名称)。
戊同学:产生步骤1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还无法确定A、B各是什么。
[实验证明]己同学:另取A于试管中,把C滴加到A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因此他断定A是 (填化学式)溶液、同时也确定了B。
[深入交流]甲同学:步骤1加入B时,溶液中CO 3 2 ﹣的数目变化趋势曲线应该是 (如图3,填a或b)。
[总结归纳]上述实验活动涉及的这类化学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除此之外还可能生成 ,且反应前后没有 (答一点)。
小组活动结束,老师为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