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饱和NaCl溶液和饱和NH4HCO3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的原理为: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NH4HCO3在40℃受热易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甲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35℃时,比较A、B溶解度的大小;A B.(填“<”或“>”).
②图中表示NaHC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为探究NaHCO3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如图几组实验:
实验序号 |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min |
NaHCO3产率/% |
a |
30 |
60 |
86.8 |
b |
30 |
120 |
X |
c |
35 |
60 |
89.4 |
d |
35 |
120 |
92.5 |
e |
40 |
60 |
85.3 |
f |
40 |
120 |
85.6 |
①实验c和d的目的是 .
②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为 .
A、85.8 B、86.8 C、92.1 D、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NaHCO3的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是 .
根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从化学教材下册37页得知,硝酸钾受温度影响溶解度变化明显,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反常,如图1。
①KNO3中混有少量NaCl,要得到较纯净的KNO3,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②现有一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
(2)图2,烧杯A中盛有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现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时,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
b.反应消耗水后,氢氧化钙结晶析出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溶于水
d.烧杯B发生的反应与烧杯A无关
研究和探索物质间的性质,总是建立在宏观与微观之间,现有下列图示:
(1)
若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则C与D的质量比是 ;
(2)
若C是氧化物,且A与B的分子个数比4:7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现有下列化学符号或微粒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属于阳离子的是 ,阴离子的是 。
(2)可用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卫星的高能燃料的化学式是 。
(3)由④与⑤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4)一种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碱的化学式是 。
(5)一种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酸的化学式是 。
某可燃性气体X可能含有H、C、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X(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分析推断:
(1)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浑浊,则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且X (选填字母编号)
A.只能是纯净物B.只能是混合物C.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某化学实验室从含少量硝酸锌的硝酸银废液中提取贵金属Ag,其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物体A的成分有 ;
(2)步骤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步骤Ⅰ、Ⅱ共同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若往溶液D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锌,可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