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及X、Y均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已知难溶性碱(如氢氧化铜等)受热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其中,A为常见的建筑材料.C、I为无色无味的气体,G为红褐色沉淀,H为红棕色固体,F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 .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G→H; ;
②H+I→J+C: .
下图是稀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标出反应后水分子的个数;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
(3)由此推出此变化的实质是。
据报道2011年5月12日内外秦淮河10多公里的河面上漂满了死鱼。据现场调查以及监测情况初步认定,5月10日的暴雨将秦淮河沿岸入河管道及沟渠内沉积污染物冲刷入河,沿岸排水泵站集中排放,造成水体在短时间内急剧缺氧,导致鱼儿浮头并成群死亡。
(1)请你对此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
(2)猜想秦淮河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防止秦淮河污染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某同学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O2用于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铁丝燃烧过程中的安全,通常会在集气瓶底部盛放一些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在集气瓶内留一定量水的方法很简单,在收集氧气时,当集气瓶内的液面与水槽水液面相平时(液面由a降至b),就停止收集氧气,停止实验时的正确操作应该是先
再。(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3)请用理化知识来解释此实验中,集气瓶内液面逐渐降低的原因
。
使用电脑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电脑中的很多主要部件都安装在电脑主板(如下图1)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脑工作时的能量来源是。
(2)为了防止电脑工作时主板上的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温度过高,往往会在CPU上安装散热器(如图2),通常铜是制作散热器的材料,是因为铜具有的性质。
(3)每次切断电源后再打开电脑,电脑上的时间信息都不会改变,仍保持准确,这是因为主板上有一颗纽扣电池(如图3)的缘故,它会在电脑断电后继续工作,纽扣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氧化银和锌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电流,则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是元素。
现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是铁粉和木炭粉,请设计两种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方案 |
实验步骤 |
现象和结论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