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经常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物理的奥秘,在某次实验中,
(1)用一只透镜正对太阳光,如图甲所示,纸板上出现的现象表明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是 (选填“凹”或“凸” 透镜
(2)用图乙的装置进行实验,调节纸板与透镜的距离,纸板上会出现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量该光斑与透镜的距离。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透镜与纸板的距离为 。
(3)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放置在光斑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增大,说明光能可以转化为 能;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
钩码所受的重力 |
钩码提升的高度 |
拉力 |
绳端移动的距离 |
机械效率 |
1 |
1.0 |
0.1 |
0.8 |
0.4 |
|
2 |
1.0 |
0.2 |
0.8 |
0.8 |
|
3 |
2.0 |
0.1 |
1.2 |
0.4 |
|
4 |
3.0 |
0.1 |
1.5 |
(1)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 0.4 ,机械效率 。
(2)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 。
(4)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动滑轮的重力
.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物体上升的高度
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
(1)让光束沿 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 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 移动。
(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 (选填“高”或“低” 。
如图所示,请大致画出海波熔化前和熔化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如图所示,请画出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圆球的受力示意图。
图甲是温度自动报警器。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 ,热敏电阻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工作电路中,灯泡 标有“ ”的字样, 为电子嗡鸣器,它的电流达到某一固定值时就会发声报警,其阻值 ,在 温度为 的情况下,小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闭合开关 和 ,灯泡 恰好正常发光,此时 的电功率为 ;将 的滑片调到最左端时,继电器的衔铁刚好被吸下,使动触点与下方静触点接触:调节 的滑片,当 与 的电压之比 时,电子嗡鸣器恰好能发声,此时 的电功率为 , ,已知电源电压,灯丝电阻都不变,线圈电阻忽略不计,求:
(1)灯泡 的额定功率;
(2)当衔铁刚好被吸下时,控制电路的电流;
(3)将报警温度设为 时, 接入电路的阻值;
(4)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