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温度自动报警器。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 ,热敏电阻 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工作电路中,灯泡 标有“ ”的字样, 为电子嗡鸣器,它的电流达到某一固定值时就会发声报警,其阻值 ,在 温度为 的情况下,小明依次进行如下操作:闭合开关 和 ,灯泡 恰好正常发光,此时 的电功率为 ;将 的滑片调到最左端时,继电器的衔铁刚好被吸下,使动触点与下方静触点接触:调节 的滑片,当 与 的电压之比 时,电子嗡鸣器恰好能发声,此时 的电功率为 , ,已知电源电压,灯丝电阻都不变,线圈电阻忽略不计,求:
(1)灯泡 的额定功率;
(2)当衔铁刚好被吸下时,控制电路的电流;
(3)将报警温度设为 时, 接入电路的阻值;
(4)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 。
在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的器材有:干电池3节,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2个,滑动变阻器1个,待测电阻2个,导线若干。
(1)如图所示,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小丽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①闭合开关 后,小丽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不动。她断开开关 ,检查线路连接无误后,把电压表与 点相连的那根导线改接到 点,再次闭合开关 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仍不动,但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 。
②排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 , 。
(2)实验时某小组同学利用一只电流表和最大阻值为 的滑动变阻器完成对未知电阻 的测量。如图2所示是他们按照设计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
①请你依据下面的实验步骤,用画笔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只添加一条导线)
实验步骤:
.开关 和 都断开,将变阻器的滑片 移到阻值最大处,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
.保持滑片 位置不动,只闭合开关 时,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 ;
.再闭合开关 时,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 。
②请你用 、 和 表示 ,则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位置固定。当发光的小灯泡放在 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
(2)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并将其靠近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 。
(1)实验时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得拉力大小为 。
(2)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若仅增加钩码的质量,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用如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理量 物质 |
质量 |
初始温度 |
加热时间 |
最终温度 |
液体1 |
50 |
20 |
5 |
45 |
液体2 |
50 |
20 |
5 |
68 |
(1)实验过程中,用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的温度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选填“液体1”或“液体2” 的吸热能力较强。
(2)这组同学又对甲图中的加热情况进行分析,在某段时间内,质量为 的液体1温度从 升高到 ,共消耗了质量为 的酒精,液体1的比热容为 ,酒精的热值为 ,则这段时间内液体1吸收的热量表达式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表达式 (两个表达式均用给出的字母表示), 1.(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所示,开关闭合时,电磁铁上端为 极,下端为 极,在图中括号内标出控制电路电源的正负极,并将工作电路图连接完整。要求:开关闭合时,电动机转,小灯泡不亮;开关断开时,小灯泡亮,电动机不转。